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东全力优化涉企政务服务,激发市场活力

“粤商通”APP上线仅1年多 注册市场主体超300万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综合 11-02 00:50

南都讯 “粤商通”APP上线仅仅一年多,注册市场主体就超过300万。随着平台功能不断完善,目前日增注册用户超过70000,今年底“粤商通”注册市场主体将有望突破500万大关。

广东,这个经济“优等生”正全力优化涉企政务服务。当前新形势下,面对全国最多且每天增长超过2500家的市场主体规模,广东正大力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探索通过“数字赋能”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创营商环境新优势,更大激发市场活力。

超800项涉企服务“触手可及”

开办企业是否方便?这是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第一感受。依托“粤商通”支撑,广东正将开办企业的便利性推向极致。

当前,“粤商通”已构建起涵盖办业务、找政策、提诉求、筹资金、拓商机、招人才和粤商码等的综合功能体系,上线服务803项,集成146类个人和企业电子证照,实现企业办事“一站式”“免证办”和“营商通”。这些功能服务无一不是瞄准市场痛点和企业需求。

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粤商通”可为企业匹配推送精准信息,就业创业专项资金补贴、新升规工业企业奖补等材料相对简单的扶持资金“掌上申请”甚至“免申即享”,只需企业满足条件,“真金白银”便可直接打入企业账户。

这一创新不仅极大减低了企业的政策享受成本,更能有效推动财政资金直达一线,为企业送上“粮草弹药”,及时发挥积极财政效用,“不见面”的同时,也有效减少了自由裁量和寻租空间。

数字抗疫“工具箱”

力撑企业复工复产

目前,“粤商通”注册市场主体已超300万家,而它们多数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尝到了“甜头”。

截至10月23日,广东全省已有61411家企业通过“粤商通”中小企业诉求响应平台注册,累计提出诉求5545个,其中高达99%获得处理。这背后,是通过数字技术打通了全省市场主体与400多个政府机构的24小时有效联系机制。

不仅如此,“粤商通”还打通与“粤省事”及其它诸多平台的数据,继而推出了“零接触”招聘平台、复工复产补贴申领、企业供需对接与法律服务等功能,在维护疫情期间全省生产生活秩序、支撑“六稳”“六保”大局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粤商码”加速孵化便捷办事场景

如今,“粤商通”的进阶升级更备受关注与期盼。

渐成融合生态体系的广东“数字政府”,正赋予“粤商通”加快进化的强大内生动力,目前广东省政务大数据中心已汇聚235.14亿条高可用政务数据,发布了2260种电子证照目录。

得益于此,一系列以企业需求为引领的“粤商通”功能陆续推出。其中,最具创新的当属“粤商码”:为每个市场主体生成唯一“粤商码”,作为企业办事的“身份证”和“通行证”,实现“免证办”“线上线下融合办”等高度便利化场景。

作为全国首创之举,近期“粤商码”已迅速“孵化”出诸多服务,例如企业在银行线下开户时可借助“粤商码”共享用户信息,加快办理效率;上线电子发票开具功能,实现扫码即可开票;此外,未来还有望广泛用于贷款评估等场景。

“‘粤商通’的突出重点是服务,旨在突破‘放管服’改革最终的‘服’这一关。”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吕国文说,这将推动形成更互惠互利的政企关系,政府政策能及时触及企业,而企业合理诉求能顺畅告知政府,并获得服务和帮助,甚至政府能通过不断问计于民优化治理。

这并非遥不可及,基于一年多探索积累,“粤商通”诸多功能正加速迭代和集成优化,覆盖面也不断扩大。

“数据多跑路,企业就少跑腿,就能更聚精会神搞创新谋发展。”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杨鹏飞表示,“粤商通”将持续以数字赋能和需求引领创新,释放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涉企政务服务效能,从而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内外循环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