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我国易地扶贫搬迁960多万人 新建约3.5万个安置社区

支持新建老年人协会等组织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胡明山 11-06 01:20

南都讯 11月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副部长王爱文介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时表示,十八大以来,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960多万贫困人口,同步新建了约3.5万个安置社区,一揽子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吃、住、行、就医、就学等方面的问题。

“当前,‘十三五’的易地搬迁建设任务已经全面完成,易地搬迁工作已经转入以后续扶持为中心的新阶段。”他说。

王爱文表示,这项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做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后两篇文章,即“稳得住、能致富”。

“其中‘稳得住’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群众在新社区能住得习惯、能融入社区,所以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就成为这项工作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他表示,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围绕“有组织、有制度、有服务、有氛围、有队伍”五个方面,做好扶贫搬迁的后续帮扶工作。

与一般社区治理相比较,安置社区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

“搬迁群众来自四面八方,还可能来自不同民族,由于文化意识、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距较大,乡土观念都很强,社区融入难度大。”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表示。

同时,新社区的新秩序也需要尽快建立。由于搬迁群众传统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垃圾处理、公共卫生、生活习惯等都需要改变,存在的隐患容易引起邻里纠纷。而且安置社区“两委”成员大多数都是从迁出地村两委班子成员产生,不适应多元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求更高的社区工作。

为解决上述问题,陈越良表示将构建新型人际互动支持网络,“应大力培育发展老年人协会、残疾人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社区社会组织,应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支持引导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开展服务,应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促进搬迁群众互动交流和情感交往”。

他还表示,将加强安置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要注重把迁出地原村两委班子成员、年轻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等推选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保留熟悉情况的工作队伍”。此外,依法预防和化解安置社区各种矛盾纠纷,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风险隐患的分析研判和预防化解机制,从源头依法化解矛盾。

采写:南都记者 胡明山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