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火爆双十一的筋膜枪 真“神器”还是智商税?

业内提醒非医疗器械,宣称燃脂减缓头疼等或违法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琦 11-06 01:24

有“按摩神器”之称的筋膜枪几乎一夜之间火了。双十一期间,薇娅、李佳琦等明星带货主播在直播间内推荐的筋膜枪刚上架就被抢购一空,直播销量分分钟破万。被视为“运动爱好者的标配”,它真有那么神奇?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在电商平台上,造型设计相似、功能雷同的筋膜枪品牌有几十款之多,除了“按摩”、“缓解肌肉疲劳”等常用功能,不少商家以“减肥瘦身”“燃脂”“瘦腿”为卖点进行推广。

有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筋膜枪不属于医疗器械,而筋膜枪在国内主要面对的是c端消费市场,价格相对较低。“说白了就是打筋膜的概念,让消费者购买。”但从专业性来看,很多产品马达稳定性不够好,振动的频率、幅度不统一,噪音也比较大。“有些人用得不恰当的话,会加重原本部位的疼痛。”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广东法盛律师事务所律师姚志伟说,过度宣传其功能,有可能违反《广告法》关于禁止虚假广告和非医疗器械的广告禁止使用医疗等用语的规定。

直播销量分分钟上万

“轻松摆脱疲劳”,“舒筋活血,修复肌肉,镇定止痛”,几乎所有筋膜枪都会在商品介绍中突出宣传其按摩、放松功效,这种造型类似电钻的“按摩神器”最初是由深层肌肉刺激仪发展而来,比较知名的有国外专注于运动康复技术公司研发的肌筋膜冲击仪,此前作为NBA等赛事运动员的专业康复设备受到关注,NBA前锋布雷克·格里芬等球星在比赛中场休息时使用,并逐渐被大众所认知。

近两年筋膜枪进入中国,并迅速在健身圈和社交平台上流行起来,被称为“健身圈的黑科技”。加之国内厂商大量涌入筋膜枪市场,设计了多个挡位、满足不同需求、不同振动频率的筋膜枪,并宣传具有很多功效,且价格较低。筋膜枪似乎一夜出圈,成为居家日用的“标配”。

有网友调侃:“去年判断真正大v的标志是电动牙刷,今年是筋膜枪。”一时间,筋膜枪迅速火爆市场,薇娅、李佳琦、罗永浩、雷军等明星主播和商业大佬纷纷带货。今年双十一期间,薇娅、李佳琦在直播间中推荐的某品牌筋膜枪,刚上架便被抢购一空,临时加货3万件也很快售罄。

当下正值“双十一”,不少电商平台的筋膜枪封面图以醒目字眼标注“高销量”、“限购一台”、“降价优惠”等,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走红”的筋膜枪是“神器”还是“智商税”?

有卖家称能“减肥瘦身、高频燃脂”

南都记者注意到,除了按摩、缓解肌肉疲劳等常用功能,不少商家还以“减肥瘦身”“燃脂”“瘦腿”为卖点进行推广。“每天5分钟,相瘦哪就瘦哪,轻松变女神”,“除了按摩、还能高频燃脂”。某品牌筋膜枪商家告诉南都记者,他们产品具有绝对优势:“99挡调节”、“6800倍强劲电机”,并配备8个专业级按摩头,最高配置的“双触控收纳款”筋膜枪到手价为159元,而该品牌配置较低的“振动体验款”筋膜枪到手价只要29元。商品介绍显示,该产品月销量2.5万+。

不少商家对其品牌筋膜枪的介绍中,筋膜枪被描述成了可“完全代替康复理疗科医师、疼痛科医师、按摩师、美容师、保健师等相关人士”的“神器”。甚至有商家宣称其品牌的筋膜枪有“八大功效”,包括“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年长体弱”、“减缓头疼、头晕、中风等三高症状”等功效。

冉冉运动康复中心主任冉令军告诉南都记者,筋膜枪就是一种按摩仪器,类似于对肌肉的拉伸、中医推拿按摩,功能原理都是一样的,只是设计了不一样的外观。“说白了就是打的筋膜的概念,让消费者容易购买,你要是把它叫成按摩锤,那我买它干啥,还花这么多钱。”据其介绍,筋膜枪宣称减肥瘦身、高频燃脂等功效“有点过度夸张”,大多数国内厂商生产的筋膜枪只能拿来做一些简单的放松,但是使用筋膜枪也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有些人用得不恰当的话,会加重原本部位疼痛”。

业内称国内品牌溢价程度较高

2019年12月,淘宝发布的报告《90后惜命指南》显示,在“运动式惜命”的标签下,相比于肩颈按摩仪、跑步机等运动器材,筋膜枪的销量增速最快,为300%,在90后购买者中占比55%。南都记者了解到,全网销量靠前的品牌有梵歌纳、福客莱、施耐德等品牌,还有价格昂贵的国外品牌筋膜枪。而许多品牌涉足筋膜枪生产领域之前,大都在生产和销售跑步机、动感单车等健身器材。

有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筋膜枪不属于医疗器械,在国内市场的生产和销售不需要很专业的资质,也没有统一的行业和国家标准,筋膜枪的生产成本并不高,品牌溢价程度较高。

据相关资料,筋膜是包裹全身各部的结缔组织,它对组织有支持和约束作用,能改变肌力的牵引方向,以调节肌力的运行。研究发现,肌肉筋膜的共振频率约为36—40赫兹(Hz),DMS主要是通过与筋膜达到共振,快速(约15—45秒)松解肌肉筋膜紧张的状况。冉令军告诉南都记者,筋膜枪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达到肌肉共振,使得深层的肌肉得到放松。“就像用均匀的速度将大水缸里的水搅动起来一样,通过共振刺激小分子的剧烈运动,从而产生巨大的能量,所以会有放松的效果。”

“国内筋膜枪面对的是c端的消费市场,一般大众都能用。”有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国内的筋膜枪价格相对较低,从专业性上来看,很多产品马达稳定性不够好,振动的频率、幅度不统一,噪音也比较大。

产品质量、售后频遭消费者投诉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有不少关于筋膜枪的产品质量投诉,甚至有消费者称购买的筋膜枪产品不合格,是山寨货。有消费者匿名投诉称网购的某网红品牌筋膜枪,声称价值1680元的产品,质量做工却很差,“底座断裂”、“产品接口处有胶水和擦痕”、”有异响”,售后有问题。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称,使用筋膜枪后,腿部有一排红印。

网红筋膜枪的生产厂家曾多次被监管部门处罚,有厂家甚至连续因生产的健身仪器存在质量问题,被责令停产并处罚金。据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3月27日,麦瑞克(杭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因“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被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处罚,包括责令停产不合格规格型号MR-666的动感单车(室内健身器材),没收规格型号MR-666动感单车(室内健身器材)4台,并处罚款3300元。

工商信息显示,麦瑞克(杭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注册资本300万元,该公司于2019年10月发生了经营范围变更,其中新增了健身器材、体育用品等内容。而该公司生产的筋膜枪,在网购平台上销量上万。

造型雷同的筋膜枪也频频陷入外观、技术侵权的官司。2019年6月,国外筋膜枪品牌HYPERICE对“特泽瓦(Tezewa)”进行了起诉,被告方为山东省亿迈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起诉缘由是特泽瓦的一款筋膜枪与前者的Hypervolt筋膜枪几乎“长”得一模一样。此前,网红筋膜枪品牌“菠萝君booster”的生产公司因侵害专利问题被起诉。

  专家提醒

  筋膜枪非医疗器械

过度宣传或违反《广告法》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广东法盛律师事务所律师姚志伟告诉南都记者,筋膜枪不属于医疗器械,过度宣传其功能,有可能违反《广告法》第十七条“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之规定。

对于电商平台来讲,商家在平台上推广销售的行为是否能被精准把控到位,纷繁复杂的广告语是否能被及时甄别并禁止违法内容,关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现实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客观来讲,《广告法》中指称的‘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哪些属于法律禁止的内容,哪些不属于,也是一个问题。”姚志伟表示,作为广告发布者的带货主播,在推广产品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夸大宣传,对于不当使用可能对身体带来的伤害,要尽到及时提醒的义务。

  出品:南都新业态法治研究中心 

采写:南都记者 王琦 实习生 郭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