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湾区一港通”年内将覆盖六市港口群

预计每年能为港口分流超过30万车次货柜车辆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钟丽婷 11-06 02:10

“湾区一港通”推动大湾区内货物高效便捷流动,年内将覆盖省内六地市。 通讯员供图

南都讯 记者钟丽婷 实习生张熹珑 通讯员关悦 柯霞 11月5日,由广州海关、广州港集团创新推出的“湾区一港通”项目在广州港口中心宣告正式启动。该项目启动后,将形成以南沙港为枢纽港,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韶关等地多个珠江内河码头为支线港的港口群,实现大湾区内经南沙港进出口货物的高效便捷流动,进一步增强大湾区港口群整体国际竞争力,为提振实体经济、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新动能。

据悉,“湾区一港通”项目启动后,南沙港与其他内河码头之间强化一体化操作,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创新模式的监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化处理,进出口货物在内河码头完成通关手续,运抵南沙即可装船,实现经南沙港转运的进出口货物“7×24”小时快速通关,相较于传统的水水联运、国际中转等通关模式,通关更加快速、成本更加低廉。

“项目不仅促进了通关便利,还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整体物流成本。在全程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下,进出口企业可以对货物通关的各个环节更精准把握,动态科学地安排船期和舱位,从而降低因两港运输因素导致船期、舱位变更带来的时间、费用等成本。”广州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曾琦介绍。

据测算,推广阶段每年将有50万个标箱通过该模式进出口,以水路和相关费用更高的陆路运输的成本差异估算,每年为进出口企业节约500万元以上的成本。

新模式将充分利用内河码头和南沙港之间的水路运输资源,在发挥水路运输低成本优势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陆路运输的压力,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落实绿色港口管理理念,目前预计每年能为港口分流超过30万车次货柜车辆。

“湾区一港通”项目年内将在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韶关等珠三角港口码头全面推广实施。广州海关将继续提供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与广州港集团持续优化项目管理,共同推动运输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大力加快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进一步提升大湾区贸易自由化通关便利化水平,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