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国际会议11月20日广州开幕
10场平行论坛聚焦中国经济发展与全球治理
南都讯 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将于11月20日至22日在广州举行,聚焦“大变局、大考验、大合作——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就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下,人类共同面临的大考验和基于利益交汇点的大合作展开交流研讨。
11月13日上午,广州新闻发布会(2020年总第223场)举行,南都记者在会上获悉上述情况。本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广东省人民政府、21世纪理事会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承办。会议将于20日正式开幕,会期3天。
约150名国际嘉宾线上线下参会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迄今已成功举办四届,第二次在广州举办。发布会上,国创会常务副会长李君如称,在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下,会议主办方克服许多困难,如期召开此次大型国际会议,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交流、互学互鉴的诚意和决心。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李惠来介绍,本次大会邀请了来自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发展中国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驻华使节、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驻华代表共约150名国际嘉宾出席,其中包括20多位外国政要及国际组织负责人。截至11月13日,墨西哥前总统、21世纪理事会主席塞迪略,德国联邦议院议长朔伊布勒,保加利亚前总统普列夫内利埃夫,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英国前首相布朗,日本众议院前议长、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河野洋平,俄罗斯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现任审计署署长库德林9位政要及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拉米确认以视频方式参会,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和五国驻华使节将来广州现场参会,共有60多位全球知名的政商学界代表确认以线上或线下方式参会。
李惠来说,通过相互学习借鉴,洞察全球发展趋势,触摸中国变革脉络,凝聚智慧共识,有助于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让中国更好地读懂世界,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理解、信任与合作。
10场平行论坛聚焦
中国经济发展与全球治理
发布会上,李俊如介绍称,本届大会设置了开幕式及主旨演讲、10场平行研讨会、专题对话会和配套活动。
其中,11月20日下午将举办开幕式和主旨演讲环节。21日全天,大会围绕“新基建、新制造:发展新动能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循环下中国金融挑战与机遇”“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与跨国公司的机遇”“城市更新与治理创新”“互联网与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下的文化认同与文明对话”“疫情下生命与健康教育创新实践”议题等10场“平行研讨会”,从国内外、海内外以及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全球治理问题入手,深入探讨。值得注意的是,当天中午设置了以“疫后全球经济复苏大合作”为主题的午餐专题对话会。当晚,举办CGTN智库电视论坛,专题解读“十四五规划”建议,深刻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诠释中国未来发展路线图。22日上午将举行两个闭门研讨会,一是“气候行动:中美省州合作”闭门研讨会;二是“疫后世界秩序的挑战与建构”闭门研讨会,深入讨论疫后世界秩序。
此外,美食展示环节是对广州承办的2019年广州亚洲美食节成果的继续深化,借助美食讲好中华文化与各国文化友好交流交往的故事。
全员核酸检测,提前封闭式管理
目前,疫情防控的压力依然存在。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表示,本次会议规格高、影响力广、出席的国内外政要和重量级嘉宾人数众多,广州将严防严控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会议安全有序。
据介绍,广州有关部门已制定疫情防控总体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成立医疗保障与疫情防控专业保障团队,并加强疫情监测和联防联控,组织疾控专家对会议举办期间疫情进行了评估,目前广州市属于疫情低风险区域,符合举办大型会议要求。
同时,会议将严格执行实名制,并通过核酸检测、体温检测、穗康码查验、全面消毒、提前对会场实行封闭式管理等科学防疫手段加强防控。大会工作人员需提前48小时完成核酸检测。参加大会开幕式及各类平行论坛的嘉宾需提供7天内的核酸检测报告,并当日再次进行核酸检测。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实习生 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