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保险机构备战“开门红”:新重疾或成亮点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许爽 11-20 01:30

10月以来,保险业“开门红”的筹备工作陆续开展。

南都记者采访获悉,部分保险机构已举行“旺季营销启动大会”、“营销动员会”等各类开门红战略部署大会。据悉,尽管各机构的“开门红”节奏不同,但是行业对2021年“开门红”期望值较高。一方面,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险企的“开门红”情况落后于往年,基数较低。随着行业逐渐复苏,市场和机构均看好2021年保险业“开门红”的业绩表现。

与此同时,2021年保险业“开门红”或出现一个新的变化。据南都记者采访获悉,多家保险机构在新重疾定义出台后,提供“新旧重疾定义”择优选择的服务。

预计2021“开门红”势头乐观

公司三季度指标完成进度,以及外部同业的战略决策,向来是影响保险公司四季度以及明年“开门红”战略的关键之一。

南都记者近日采访获悉,当前,保险机构备战“开门红”有三种情况。部分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正在进行2020年度业绩的最后冲刺,部分保险机构已选好“开门红”的产品并择机开展动员会,而另外一些机构却抢占先机,已提前开启“开门红”。某上市险企广东分公司相关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公司仍未公布“开门红”产品,分公司“仍集中注意力在年底业绩上”。而总部位于广州的珠江人寿亦尚未举行“开门红”动员会。

事实上,在启动“开门红”时候,保险机构总公司、分公司乃至营销渠道等均会举行“旺季营销启动大会”、“营销(开门红)动员会”,既总结当年的业绩,又部署次年的“开门红”。相关会议将明确各业务板块的战略定位、具体工作部署及任务达成计划、销售经营管理等多项“开门红”重大工作。

尽管各家保险机构的“开门红”工作节奏不同,但是行业对2021年“开门红”期望值较高。一方面,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险企的“开门红”情况落后于往年,基数较低。随着行业逐渐复苏,市场和机构均看好2021年保险业“开门红”的业绩表现。

南都记者采访获悉,在去年10期交期缴保费并未达标的情况下,中国人寿今年9月底就率先推出自家开门红产品,阵容亦比以往要更加强大,其中包括三款年金险、一款两全型保险险。与此同时,平安人寿今年推出两款年金险“开门红”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珠江人寿在个险渠道的2021年“开门红”产品组合亦是“年金保险+终身寿险(万能型)”的产品组合计划。

从以往的表现来看,保险机构的“开门红”产品类型较为稳定。“有些保险机构的开门红主要针对具有投资需求的客户。在后疫情市场下,市场当前仍缺乏较好的投资渠道,预计保险业开门红的势头非常乐观”。一家大型险企有关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

新重疾定义遇上“开门红”

不过,2021年保险业“开门红”或出现一个新的变化。

南都记者采访获悉,多家保险机构在新重疾定义出台后,提供“新旧重疾定义”择优选择的服务。例如,在开门红期间,友邦人寿推出重疾“取优”理赔方案。友邦人寿称,在申请理赔时,对保险合同所适用的疾病定义可基于该次理赔“取优”原则,在符合原保险合同的“新旧疾病定义规范”两项行业疾病定义规范中进行选择。

早在11月初,《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以下简称“新重疾定义”)出台,银保监会发布通知险企自即日起不得再根据原有规范设计产品,且旧产品将于2021年1月31日停止销售。招商证券研报指出,新版重疾定义有望在岁末年初为开门红助力。老产品“更多”的保障会促进居民的积极购买,也将大幅降低代理人销售的难度,提升代理人的活动率,短期贡献较高的保费增量。国泰君安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欣琦亦指出,考虑到部分上市险企已计划于12月启动开门红第二阶段重疾险产品的销售,预计开门红期间上市险企将兼顾销售新老定义重疾险产品。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多元有利于满足更多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从而推动开门红新单增速超预期。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新重疾定义亮点之一是新增了粤港澳大湾区多病种重疾表。那么今年广东市民是否能享受专属的开门红产品?南都记者从多家保险机构获悉,目前暂未有计划于近期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性“开门红”产品。不过,据南都记者了解,信泰保险等保险机构广东分公司已向总公司提出相关建议。

采写:南都记者 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