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餐饮食物浪费1700万至1800万吨
节粮减损需建立法治保障长效机制
来源:南方都市报
11-28 00:40
观 察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连续多年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然而粮食损失和浪费严重,情况不容乐观。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我国每年仅在粮食存储、运输和加工等环节造成的损失就在700亿斤以上。有的在粮食收获时,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机械化收割精细化程度不高等原因,损耗较重;有的在存储环节,因存粮场所简陋,造成虫鼠害侵袭和季节性霉变;有的在加工环节,“过度加工”追求“精细白”,导致浪费。
食物利用环节的浪费现象严重。中科院公布的一项从2013年至201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餐饮食物浪费量每年在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粮食安全涉及粮食生产、储存和流通以及消费各环节,需要从每一个环节发力。粮食减损降耗和制止粮食浪费成为重要着力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志雄认为,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将成为我国提升粮食安全保障程度以及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契机。
厉行节约是一场“持久战”,要形成长效机制,完善的法律制度是遏制粮食浪费的有力保障。
新华社
- 上一篇:反食品浪费法草案下月亮相
- 下一篇:广东禁止餐饮服务“最低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