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中国农交会落子深圳
是广东首次承办国家农业最高盛会,有助于将广东农业发展成果推向国际

2021年,深圳将接棒中国农产品国际交易会。
南都讯 记者莫郅骅 11月30日,由农业农村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顺利闭幕。会议宣布,2021年,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将由深圳市举办。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广东首次承办中国农产品国际交易会,有助于将广东农业发展成果通过这一优质平台推向国际,进一步提升影响力。
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农业行业盛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八届。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农交会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更为新颖,现已成为中国最具权威、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展会。
据了解,第十八届中国农交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参展商和采购商数量最多、展品品类最全的一届展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20万平方米,共有1.2万余家企业携8万余种展品参展,吸引各地专业采购商超4万人。
把全国农交会与深圳“速度”“效率”完美融合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重要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的中心城市,是珠三角广深澳核心发展走廊,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湾顶。不仅如此,从农业发展层面看,深圳是全国农产品交易最为活跃的中心城市之一。作为一个拥有2200多万管理人口的特大城市,米菜肉蛋百分之九十以上依靠外来输入,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走进深圳市场,让深圳逐渐打造成了全国优质农产品深化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如今,深圳有机会成为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举办城市。对此,农业农村部市场经济与信息司司长唐珂表示,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是全国农产品交易平台,历经十八载春秋,第十九届落户深圳,对此充满信心和期待。他指出,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区,无论是国际化、数字化、市场化均走在全国前列,希望乘深圳改革开放这一高速列车,把全国农交会与深圳“速度”、深圳“效率”完美融合,推进全国品牌农产品走向国际,对接大舞台,走进新时代。
对于农业农村部将第十九届全国农交会落子深圳,深圳市委常委黄敏认为,这是深圳的荣幸和机遇。他表示,深圳是国际产业交流合作的窗口大门,是大湾区米袋子、菜篮子、肉盆子的重要交易平台,事关国计民生的食品产业也是深圳发展的重要产业。办好全国农交会意义重大,这是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务实举措。对此,他提出,深圳将举全市之力办好农交会,拿出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和拼劲,对标对表,加快推进,办出影响力,书写深圳现代农业新的“春天的故事”。
办成大湾区米袋子、菜篮子、肉盆子重大工程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广东首次承办中国农产品国际交易会,与广东深厚的农业发展基础和优势不无关系。
作为我国第一大经济强省,也是农业大省,广东的气候条件优越,农产品资源丰富,荔枝、龙眼、菠萝、香蕉占全国“半壁”以上,农业产业经营效益比较高,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与此同时,广东常住人口全国第一,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且区位优势突出,对外通商便利,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33年全国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36年全国第一。其中,水果消费量、特色农产品网购量全国最大。加之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庞大,人口数量多、消费水平高,优质农产品在广东能卖得出,且卖出好价格。
广东省农业展览馆馆长丘志勇就提到,广东是全国农产品交易中心地区之一,近年来发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品牌推广和数字农业建设,在举办现代农业展会上有基础、有经验、有模式、有路径。他表示,接下来广东将竭力把中国农交会办出影响力办出特色,体现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进程中的广东担当。
深圳市市场监督局农业处处长景强也表示,接下来将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借鉴往届农交会的成功经验,以更创新的精神、更开放的姿态,依托中国农交会,携手全国优质农产品开拓市场,促进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农业产业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的新发展格局。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分管负责同志表示,在农业农村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该厅将全力支持深圳市委、市政府担当作为,把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交会办成构建新型农工城乡关系的重要平台,办成全球农业合作农产品交易的重要平台及RCEP框架下的主要农业交流合作平台,办成粤港澳大湾区米袋子、菜篮子、肉盆子重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