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南都发布《音视频直播平台内容痛点及治理创新报告》

主播低俗表演咋治?政企联手共治有法子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邹莹 张雨亭 张稆方 罗韵 李润泽子 袁炯贤 实习生 施灿泳 12-03 01:20

更多内容 扫码欣赏

12月2日,2020音视频直播行业绿色内容生态共建峰会在北京举行,南都网络内容生态治理研究中心在会上发布了《音视频直播平台内容痛点及治理创新报告》。这份报告是基于南都持续1年的监测研究,重在提炼剖析行业在主播管理、内容审核、直播打赏、未成年人、内容建设五个方面存在的共性痛点,以及行业治理经验。

【平台痛点】

主播存在四类违规行为

报告将音视频、直播平台的主播违规行为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沉疴已久的直播间低俗表演、传递不良价值观等行为;第二种是主播及其经纪代理的“诱导打赏”行为;第三种是利用直播间等公开渠道售卖违规资源或者色情服务;第四种是已遭平台甚至行业封禁主播通过换马甲、换平台借壳复出。

在内容审核方面,审核能力参差不齐,最鲜明的表现是对举报处理的响应迟缓。今年7月,南都曾对13家直播平台的举报便捷度和反馈效率进行实测,在举报部分直播间低俗内容后,12小时内仅有8家平台作出回应,但均未在48小时内给出后续进展。

此外,音视频、直播平台还存在优质内容供给不足、算法助推低俗内容等问题。部分平台首页推荐内容中,常出现穿着裸露的女性画面、标题庸俗的有声书封面。如果经常浏览此类内容,平台就会推荐更多相似内容,“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凸显。

涉嫌利用打赏抽奖组织赌博

直播打赏,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服务形态,创新与漏洞并存。报告归纳,直播打赏存在打赏金额上限普遍设定过高、直播间内打赏过于频繁、利用“抽奖”“竞猜”“返利”等方式涉嫌组织网络赌博等现象。

而未成年人打赏难退的纠纷,暴露了平台在未成年人识别不力、退款机制不健全等诸多短板。报告编制过程中,南都曾梳理25家平台用户协议关于未成年人相关条款,发现仅有不足四成平台对未成年人的充值消费行为做出提示,且多为“免责条款”。

【治理创新】

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技术赋能审核推荐

但必须看到,音视频、直播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渐成体系。

近年来,“净网”“护苗”等整治行动持续开展,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受到严打;今年3月,《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正式实施;11月2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还针对直播打赏出台细则,提出对直播打赏实行实名制管理、封禁未成年人打赏功能、设置打赏限额和打赏金额提醒等。

按照监管要求,目前部分平台在主播管理、内容审核、青少年保护、正向内容引导等方面,已走在前列。

南都梳理各平台内容治理创新做法发现,在主播管理方面,较多平台建立了信用管理体系和严格的评分机制。例如,酷狗直播等平台采取主播管理分级分类措施,让主播行为与本人信用分、公会信誉值挂钩,一旦主播违规,公会信誉值也会受到影响。

在审核方面,多数平台采取了人机审核相结合的模式。比如,自主研发AI、声纹等智能识别算法模型,用户内容一经上传,首先经过图片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过滤,再由人工团队进行复核。同时,平台也在不断扩大审核团队,快手等还招募了内容生态守护志愿者团队,并建立了相应的举报奖励机制。

加强技术识别,优化青少年模式

目前,多数平台已建立起未成年人身份识别系统,通过人脸识别、用户画像、行为数据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对未成年用户实施拦截。对于已发生的未成年人打赏等消费问题,有平台建立了专项团队、未成年人客诉申请优先处理机制。如,映客成立了涉未成年人充值打赏专项处置小组,及时响应、应退尽退。

内容供给方面,多数平台通过对青少年模式的优化,实现内容的多元化、个性化输送。如好看视频、美拍等平台有专门的未成年人内容审核团队,保障优质内容供给;抖音上线了青少年守护官功能,邀请家长对青少年模式下新增视频进行投票推荐;哔哩哔哩等平台则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及心理辅导上的援助。

人工干预算法,把关内容导向

此外,多家平台以正能量公益频道运营,策划正能量主题活动等方式提升平台内容质量,并采取优质主播激励机制。例如,快手不定期举办“快手大V正能量培训班”活动,鼓励打造更多优质内容。而在内容推荐体系方面,有平台已开始利用人工干预,赋予算法价值导向,如TT语音采取以人工编辑为主,算法分发为辅的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