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金融科技发展深调研
20关键词(下)


关键词14 服务新方向
[调研情况]
疫情期间,保险发挥了“助推器”和“稳定器”作用。保险机构积极抗疫防疫,助力复工复产。其中,险企及时提供防疫知识、免费专家在线问诊等增值服务,为保险消费者乃至全社会提供了防疫科普和情感沟通。
[趋势展望]
保险业发展将如何从价值转移到价值创造,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有附加值的体验,成为市场能力的核心考量。
关键词15 监管剧变
[调研情况]
金融科技迎来强监管,引导金融科技公司持牌化经营。业内专家表示,过去几年,金融科技行业展业中表现出的交叉风险与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存在差异。如何实施精准拆弹式的监管,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密集出台政策,表示前几年的政策空窗期已经结束。
[趋势展望]
多重政策密集发布,监管效应叠加,套利空间将不复存在。
关键词16 分水岭
[调研情况]
监管的态度更加明确,随着各项监管政策落地,各公司的分化发展更为彻底,并直接深入到具体业务层面。头部效应凸显,合规能力、服务经验、技术基础等方面经过了大浪淘沙的考验。
[趋势展望]
后疫情时代,金融科技将成为所有金融机构的“标配”。“伪金融科技公司”不断出清,金融科技的发展开始回归风险管理的本质。
关键词17 助贷“轻资本”
[调研情况]
截至目前,包括蚂蚁集团、京东数科、陆金所、360数科、乐信和信也科技在内的互金平台都在重点推广助贷分润模式。所谓“轻资本模式”,是指只向金融机构提供获客和信用评估服务,而不进行坏账兜底或变相兜底,即做纯粹的ToB服务。实践中,较有实力的平台才能开展“轻资本模式”的业务,实力体现在助贷平台的流量、风控水平和催收能力等方面。
[趋势展望]
互联网贷款“基本法”和民间借贷利率上限4倍LPR限制两条政策叠加影响下,倒逼助贷机构采用“轻资本模式”,行业马太效应将持续。
关键词18 消费金融场景化
[调研情况]
在南都调研中,有超七成受访者使用过信用支付产品,近六成人尝试过分期购物。行业调研发现,信用分市场迎来诸多新玩家,各大巨头都在试图建立自己的商业信用体系。与此同时,以此为信用考量标准的各类信用付金融产品也浮出水面。
[趋势展望]
信用支付混战扩容升级,“先支付后还款”产品,已成为消费金融产品新标配。
关键词19 抢占长尾小微
[调研情况]
南都调研发现,目前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往往成本较高且时间不及时。科技对于信贷效率的提升和下沉市场的精准捕捉能力在小微企业信用贷、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具有优势,互联网贷款作为匹配小微“小额、高频”的融资方式,将逐渐成为小微企业主要融资方式。
[趋势展望]
小微金融在政策指导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之下,开始进入“爆发期”。
关键词20 理财搬家
[调研情况]
南都调研发现,近7成受访者更认可在互联网平台上理财,同时,超6成投资者可接受的理财产品起投门槛在1万元以下。约86%的受访者愿意尝试大数据AI投研定制理财产品,他们认为,AI投研框架更智能,收益可能更稳定,大数据分析让产品赚钱更省心。AI加持下,依托更精准的风险测评和投资产品规划,理财服务从服务高净值人群转移到小额普惠的普通投资客群,也让更多消费者实现从线下到线上、从传统平台到新兴平台的“理财搬家”。
[趋势展望]
科技运用对理财体验的提升效果还仅限于个别环节,在投资方案规划、风险测评和智能客服等方向算法模型的精准度均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