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不雅检讨”风波:未成年人保护,学校缘何失守?
“校长殴打女学生逼其写不雅检讨”一事有了新进展。12月20日,南都记者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新闻办公室获悉,涉事校长任壮飞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已被免职,并被行政拘留15日,处罚款1000元,
棍棒底下出来的“不雅检讨”,当地官方终于有了个像样的态度。尽管距离事发已经过去了20多天!很难说,如果没有外界舆论的持续关注,事件发展又会是怎样一种场景。毕竟在此前媒体的报道中,接到家长投诉和媒体采访的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一度“态度冷漠”,事发10天后调查组也才得以成立。包括在此前当地官方的通报中,为涉事校长辩解的意图依然明显。
那份被逼写下的详尽“具体过程”,以图片的方式在社交平台反复流传,更有不少跟帖不辨是非地对当事女生进行再次羞辱,让一个已经被侵害的未成年人,身陷非人道的“社会性死亡”泥潭无法脱身。如今,迟来的处理终于可以让社会得以明确个案的是非对错,也让虚拟空间中那些信口开河的言论可以认真反省。
即便抽离个案发生地相对闭塞的环境因素,未成年人早恋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个颇为敏感的话题,对其的干预和纠正都非常考验监护人与教育从业者的智慧。必须要明确的是,教育手段的拙劣、粗放,并不能成为肆意侵犯、羞辱未成年人的借口。如果说早恋是犯错,则暴力责罚与公然侮辱起码一定是违法,二者并不是错误大小的差异,行为的性质已经有着天壤之别。
更何况,涉事校长用“地书笔笔杆”逼迫当事人写就的不雅检讨,已经有了刑讯的苗头。从早恋、进女生宿舍、上女生床这样的细节就先入为主地联想到不正当关系和性行为,而且更令人可怖的是,相关猜想居然最终体现在了“不雅检讨”的书面上。“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这样的逻辑可谓荒唐,如果没有当事学生事发后“处女膜完整”的体检报告,一份白纸黑字的“自承其罪”,又将如何自证清白?
学校、教育部门应当成为未成年人保护的关键场所与坚强堡垒,这一点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随处可见的学校专款可见一斑。也正因为如此,该事件表现出的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失守与失范,才尤其令人忧心、让人愤怒。
早恋不是违法更非犯罪行为,哪怕是对未成年人涉案的违法犯罪进行侦查和讯问,都需要遵照特定的程序进行,需要充分尊重、悉心呵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和人身权利。动辄棍棒相加,从来不是爱和关心,通过逼写“小黄文”(甚至一度试图让当事女生在全校范围内检讨)的方式进行羞辱,也绝对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相反扭曲和异化了教育的本质。
一些社交平台的不理智发言,除了对当事女生进行人格贬损和“荡妇羞辱”之外,同样充斥着对教育的误解和对“棍棒底下出教育”的过时崇拜。对待已经被处理的涉事校长,会否还有为其行为继续辩解、叫屈的情绪,而因此事被整改被教育的涉事学校,是否会对当事学生“另眼相看”,甚至自此以后对学校的早恋就矫枉过正地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要么粗暴、违法地教育,要么就破罐子破摔的消极不作为,都不是值得提倡的教育方式。一如过去普遍存在的体罚现象,“不让体罚就不会教育”的偏激观念,不仅是对自身教师职业的误解和不尊重,更使得未成年人权益得不到及时、有力保障。
家属一句“索要20万赔偿”的情绪表达,一度被过分强调、放大和解读,但设身处地来看,也恰恰正是这句话才表达出几分“人的尊严无价”的意味。对吕梁“不雅检讨”风波的公共讨论,应让对“小黄文”的猎奇尽快散去,而对学校教育、社会观念的深切反思,则有必要深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