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套路贷”“裸聊”敲诈等 1759个利用信息网络犯罪团伙被打掉
公安机关刑拘犯罪嫌疑人1.64万名,查扣涉案资产近300亿


新华社发
南都讯 12月24日,公安部于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整治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黑恶势力犯罪专项行动有关情况。南都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自2019年11月公安部部署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全国共打掉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黑恶势力犯罪团伙1759个,刑拘犯罪嫌疑人1.64万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2万起,查扣涉案资产299.5亿元。
全国疑似“套路贷”运营机构数量
比去年最高峰下降近九成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传统黑恶势力犯罪也在向网上蔓延,犯罪分子借助信息网络,通过编造虚假信息,敲诈、诽谤、恐吓、暴利放贷、虚增债务等手段实现非法牟利,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公安部扫黑办主任、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介绍,面对新形势,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网络“套路贷”、“裸聊”敲诈、恶意索赔、负面舆情敲诈、网络水军滋事、网络暴力传销、网络“软暴力”催收等七类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黑恶势力犯罪,尤其针对网络“套路贷”、“裸聊”敲诈,公安部搭建全国涉嫌“套路贷”违法犯罪监测预警平台、“裸聊”敲诈案件串并系统,深化大数据应用,实时监测犯罪趋势。公安机关内部搭建跨区域协作平台,统筹全国公安机关跨省侦查、异地取证,实现一体化办案。截至目前,该平台发起协作任务13.79万条,取得明显效果。据统计,全国疑似网络“套路贷”运营机构数量较2019年最高峰时下降了86%,“裸聊”敲诈犯罪发案数自今年6月以来呈持续下降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公安部还专门部署江苏、浙江、广东等9地公安机关对39起“裸聊”敲诈系列案件开展落地核查,抓获犯罪嫌疑人138名;于今年11月初部署全国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打掉犯罪团伙13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12名,查扣涉案资产3.11亿元。
首起“裸聊”敲诈涉黑案侦破
武装人员持械限制人身自由
发布会上,广西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吕开旺介绍了广西贺州公安机关侦破全国首例“裸聊”敲诈涉黑案件的相关情况,该案也是全国首例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定性判决的“裸聊”敲诈案件。
据悉,今年初,贺州市公安机关在线索排摸中发现,以陈某忠等人为首的涉黑组织,在柬埔寨、缅甸等地设立窝点,以高额报酬为饵,诱骗、组织大量中国公民偷渡出境,并勾结当地武装势力,对出境人员采取限制人身自由和威逼利诱等手段,强迫其从事“裸聊”敲诈等违法犯罪活动。该涉黑组织使用陌生QQ或微信假冒年轻貌美女子添加好友,谎称自己是色情直播平台“主播”,发送带有挑逗字眼的语音、图片,引诱被害人下载具有窃取通讯录信息功能的木马App后,谎称App后台崩溃,并在QQ或微信上使用事先准备好的“裸聊”视频邀请被害人进行双向“裸聊”,同时诱导被害人露出脸部与隐私部位,录制整个“裸聊”过程。最后,以线上威胁群发不雅视频、线下“软暴力”滋扰相结合的方式对被害人进行敲诈勒索。
该涉黑组织对内雇请非政府武装人员持械24小时不间断限制员工人身自由,规定工作时间不能带手机,下班不能出公司大楼,不能私自逃跑等,如若违反,轻则罚款,重则殴打。对外,伪装员工、财务、老板等身份多次敲诈同一被害人,甚至在榨光钱财后,逼迫被害人贷款支付,直至“榨干”为止,导致许多被害人举债度日。
该涉黑组织累计敲诈700余名被害人,遍布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今年5月以来,专案组奔赴福建、湖南等地,历时51天、辗转4800多公里,成功抓获包括陈某忠在内的13名核心成员。9月28日,贺州市平桂区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主犯陈某忠因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敲诈勒索罪等6项罪名,判处有期徒刑25年。11月18日,贺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维持原判。
首例线上“套路贷”涉黑案侦破
多名被害人不堪催收自杀
甘肃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亢卫忠介绍了甘肃公安机关侦破的全国首例纯线上“套路贷”涉黑案件情况。该案也是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兰州市侦破的涉案人数最多、涉及范围最广、涉案资金最大的一起案件。
经查,2018年3月以来,王某焘等人先后注册20余家空壳公司,开发“甜兔网”等24个网贷平台,以“套路贷”为手段,以“公司化运营”管理形式招募专业人员从事网络放贷业务,诈骗被害人借贷,收取超高利息;通过多个平台“借新还旧”“以贷还贷”方式恶意垒高“债务”;并与24个催收公司建立外包催收关系,采用电话侮辱、威胁,发送PS裸照等“软暴力”手段进行非法催收,强迫归还虚高债务。近一年时间内,该组织非法获利28亿余元,尚未收回的非法债务约98亿余元,被害群众多达47.5万余人,严重扰乱互联网和金融管理秩序,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重大影响和严重危害后果。四川成都吴某因陷入该组织“套路”陷阱无力偿还,与丈夫一起烧炭自杀;青海西宁江某蕊不堪“软暴力”轮番催收的精神折磨,上吊自杀。
甘肃兰州公安机关开展互联网巡查,排摸网络“套路贷”线索,发现“甜兔网”等20余款App涉嫌网络“套路贷”违法犯罪,抽调精干力量开展专案侦查。2019年3月,在公安部扫黑办直接指挥下,专案组开展统一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269人,冻结人民币10.28亿元、港币2.27亿元,扣押黄金172.12公斤、房产14套。
2020年9月,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主犯王某焘因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诈骗罪、寻衅滋事罪等,被判处无期徒刑。
提醒
不随意添加陌生人微信
不随意泄露隐私信息
公安部扫黑办副主任、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童碧山表示,在案件侦办过程中,公安机关遇到一些难题。被害人主动报警少,如案发较多的网络“套路贷”案件中,有的被害人因为不了解犯罪团伙的“套路”,认为自己借了钱没有如期归还,是有过错的一方,即使被收取高额费用、违规讨债,也认为是理所当然;有的被害人因为“软暴力”催收,产生抗拒心理,即使公安机关明确告知放贷方是“套路贷”犯罪团伙,仍然不愿意配合工作;有的被害人因为无法偿还虚高债务,更换所有联系方式远走他乡,难以取证。在“裸聊”敲诈、负面舆情敲诈案件中,有的被害人因为犯罪团伙掌握其隐私、敏感信息,害怕被曝光造成不良影响。
童碧山提醒公众,在遭受涉信息网络黑恶势力不法侵害时,要沉着冷静,第一时间报警,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要因为害怕不法分子的恐吓威胁而越陷越深;要保存好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电子证据,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工作,方便公安机关深入调查,尽快追赃挽损。
他还表示,公众也要加强自我防范,提高风险抵御能力。不随意添加陌生人微信,不随意泄露个人身份、电话、住址、工作、支付账号等隐私信息。要提高警惕,接到来历不明的电话要慎重接听,收到含有未知网络链接的信息不要点击。要提高甄别能力,网络贷款时选择有贷款资质的正规金融机构,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轻信“无抵押、低利率”等虚假广告,远离网络非法放贷;同时网络求职时要选择正规的招聘网站,认真审核企业资质,不要轻信无条件的高薪招聘信息。
采写:南都记者 蒋小天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