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佛山开幕
150名“厨神”同台竞技,看饿一群人

本届“粤菜师傅”技能大赛吸引了共23支队伍约150人同台竞技。
12月27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暨粤菜文化交流活动在世界美食之都——佛山顺德开幕。本次大赛暨活动的主题为“聚合粤味力量,赋能产业发展”,以大赛为主线,串联文化展示、产业融合、直播带货等多元要素,发挥“粤菜师傅+商旅文娱”集聚效应,打造一场全民体验、全民参与的粤菜文化盛宴。
150位“厨神”集结对决
南都记者现场了解到,本届大赛在往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基础上,扩大到全省其他12个地级以上市,吸引了共23支队伍约150人同台竞技。竞赛采用个人赛方式进行,设立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两个竞赛工种,每个竞赛工种分别设立粤菜工匠组和粤菜新星组两个组别。
粤菜分为“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三大菜系,本届大赛中首次引入这一概念。在中式烹调师粤菜工匠组,大赛将首次采用三个菜系单独评比: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等4市参与“潮汕菜”的菜系竞赛;梅州、河源、惠州、韶关等4市参与“客家菜”的菜系竞赛;其余地市和港澳地区参与“广府菜”的菜系竞赛。
“食在广东,厨出凤城”,佛山的厨师尤其擅长烹鱼,此次大赛在世界美食之都举办,鱼也当仁不让成为主角。在中式烹调师项目,粤菜工匠组选手的“指定主料菜肴”就是鱼,鳙鱼、草鱼、鲮鱼、鳗鱼。而在粤菜新星组,指定主料菜肴则是鸡、鸭、乳鸽等粤菜常见材料。
据悉,佛山队伍共派出8名选手参赛。其中,来自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烹饪专业学生梁均毅参加粤菜新星组。这次参赛他准备了两道菜式,分别是功夫鸡茸面配百香鸡、鱼皮石榴球配野鸡卷。“这些菜式选用的都是常见的食材如鱼、鸡,但在传统中有所创新,用新的烹调方式来制作。”梁均毅表示,为了这次比赛提前了两个星期做准备,希望通过比赛来开阔眼界,提高厨艺。
而来自佛山金城大酒店点心主厨邹越奇参赛的广式面点是琵琶果和芋头包。“现在的点心要求更高,要求色香味俱全,不仅味道要好,还有在造型上有创新,有亮点,所以在自选面点中,我制作了芋头包,通过可可粉等来调色,把包点制作成芋头的形状。”邹越奇介绍道。
佛山高度重视粤菜师傅工程
据了解,第一届“粤菜师傅”技能大赛在珠海举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的选手参与;第二届大赛在广州举行,有23个参赛城市、地区选手同台竞技;第三届的“粤菜师傅”技能大赛则落户佛山。
在开幕式上,佛山市副市长乔羽表示,一直以来佛山以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精妙的烹调技法,被誉为世界美食之都、中国厨师之乡。近年来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粤菜师傅工程,围绕建设世界知名粤菜粤厨名城,着力打造岭南味、佛山品的城市名片,重点推进五大工程,分别是粤菜师傅培育工程、粤菜美食体验工程、粤菜粤厨“走出去”工程、优质粤菜食材工程、文旅餐饮融合发展工程,目的是加快构建具有佛山特色的粤菜师傅人才体系、产业体系、标准体系和文化体系。“大赛的举办既是厨艺技能的比拼,更是文化交流的盛宴。”乔羽说。
“此次大赛的举办是对粤菜师傅工程实践成果一次全面检验和展示,以促进湾区城市交流合作为主旨,为粤菜师傅技能人才搭建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平台,对培养粤菜师傅优秀技能人才、促进粤菜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杨红山表示,接下来将坚持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国际化,全面深入推动粤菜师傅高质量发展,努力将“粤菜师傅”工程打造成具有广东特色的重大就业工程、产业工程和民生工程,将大赛办成链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纽带,把“粤菜师傅”打造成面向世界、展示岭南文化的亮丽名片。
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
摄影:南都记者 郑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