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2020广州黄埔马拉松赛圆满举办,1252名全马精英跑者参加

9位院士科学家鸣枪 2万跑友燃爆“黄马”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莫郅骅 12-28 00:49

2020广州黄埔马拉松赛举行,2万跑友跑向幸福。 南都记者 马强 摄

院士科学家方阵。 南都记者 李孟麟 摄

南都讯 到黄埔去,跑向幸福!12月27日上午8时,广州农商银行·2020广州黄埔马拉松赛(以下简称“黄马”)起点绿轴广场,随着9位院士科学家扣响手中发令枪,2万名“跑友”尽情开跑。全马选手从科学城一路向北奔往中新广州知识城,感受“湾顶明珠”的创新魅力,见证知识城建设10年的发展成果。

这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第4次举办万人马拉松赛。自2017年一“跑”而红,黄马3年实现“三连跳”,升级为中国田协“金牌赛事”,成为活力黄埔、健康黄埔的一张闪亮名片。

据了解,今年黄马赛事有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三个比赛项目,开设精英跑者直通报名通道及“破赛会国内选手成绩纪录奖”,吸引了1252名全程马拉松项目精英跑者及国内高水平选手参加。最终,男子全程组粟国雄、女子全程组窦发仙、男子半程组石吉林、女子半程组韦春华分别夺得各组别国内选手冠军。

本届赛事由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主办,黄埔区体育局、广东新中体体育集团承办,广州农商银行冠名赞助,广汽本田、广发证券作为官方合作伙伴提供支持。

“科创”黄马

施一公院士创下个人半马最佳成绩

从上一届黄马开始,院士鸣枪起跑成为赛事的一大亮点。今年黄马的院士阵容空前强大——施一公、王晓东、赵宇亮、徐涛、陈勇、Henry H.Radamson、林东昕、徐红星、叶思宇等9位院士为选手鸣枪助跑,再次展现黄埔创新引领、人才为基的发展活力与实力。

其中,施一公、王晓东、赵宇亮、Henry H.Radamson、徐红星进入赛道,领跑院士方阵。施一公以净成绩1小时35分27秒创下个人半马最好成绩。

“这是我第一次跑黄马,感觉很享受。”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广州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施一公称赞起黄马沿途的风景。他表示,“广州是我的福地,以后还会经常来参加(活动)”。

与施一公是二十多年的老友,中国科学院院士、百济神州生物药业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晓东今年是第二次跑黄马,依旧选择半马,“我提前2天就到了,感觉黄埔比去年更漂亮,科学城变化非常大。”为了比去年跑出更好成绩,王晓东提前一个月作备赛准备,工作日每天坚持跑8公里,周末则会跑上15-16公里,今年黄马半马跑出了1小时53分21秒的好成绩。

“黄埔很厉害,能够把不同的活动变成一个吸引科技人才的机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简称广纳院)理事长、院长赵宇亮也是今年首次跑黄马,对于今年特设的“院士科学家方阵”尤为欣赏,直言这是黄埔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一大策略,“黄埔广邀全国各地对马拉松运动感兴趣的院士来参加黄埔马拉松,让大家更了解黄埔的科技创新环境。”

的确,“院士科学家方阵”正是黄埔科创成果“行走的”写照。广州诺诚健华、百济神州是黄埔生物医药“朋友圈”里重要的一员。

“实力”黄马

全马男女子前三名均打破原赛会纪录

上午10时许,云南名将粟国雄以2小时17分48秒的成绩夺得男子全马冠军并打破赛会纪录。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上一届黄马全马中国籍选手冠军,今年他的成绩比去年提高了近1分钟。同样来自云南的选手窦发仙则以2小时36分01秒的成绩夺得女子全马冠军,并打破赛会纪录。

受疫情影响,今年很多国际马拉松赛事都受到冲击,一年一度的黄马能如期而至,其意义已超出一场马拉松赛事本身。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黄埔区周密安排、科学施策,用一场大规模的城市马拉松赛事来表达抗疫的决心和信心,彰显了黄埔的勇气和担当。为黄马赛事鸣枪助跑的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创始人叶思宇就感受到,“赛事组委会表现出的防疫能力,以及所有运动员和观众都有很强的自我防护意识,值得大大赞扬。”

据了解,本届黄马全马男、女子前三名均打破了原赛会纪录,每人都额外获得了30000元的破纪录奖金。同时,众多选手在今年黄马赛场上取得新突破,刷新了个人马拉松赛成绩。

“魅力”黄马

知识城北大门迎接八方跑友

举办四届比赛至今,黄马赛道不断优化。从广州科学城绿轴广场出发,全马赛道从科学城一路向北,最终抵达中新广州知识城北门;半马终点回到绿轴广场;迷你马拉松终点跑进香雪牌坊。这也是黄马第二次跑进知识城。连续两年都跑进了知识城的赛道,粟国雄感受到,赛道优化之后跑马的体验会更加好一些。

相比去年,今年黄马在知识城跑得更远,赛道纵贯知识城南北,意义不仅如此。2020年是中新两国建交30周年,也是知识城第一个10年建设圆满收官、新一轮发展的开局之年。今年8月,《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同意。随着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升级,知识城进入了开发建设2.0阶段,“一核两心多园”城市空间布局全面铺开,生物制药、集成电路产业化、新能源汽车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和纳米科技创新领域的“三集群两高地”产业力量正加速崛起。

在全马终点,正式落成的知识城北大门以崭新的形象迎接八方跑友。

跑友聂滴今年刚从新加坡回国,来到黄埔创业,最有发言权。“和狮城最有名的日落马拉松一样,第一次参加黄马我就爱上了这个和新加坡相像的道路、绿植规划有些相似的地方。”他说,自己也在此收获了国内赛事的第一个最佳成绩。

“全民”黄马

特色方阵加入黄埔奔跑盛宴

今年黄马除了新增院士科学家方阵,还增加了“学习强国”方阵、黄埔铁军方阵、研究生方阵、新闻铁军方阵、教育体育系统方阵等特色方阵,高端人才、“学习达人”、抗疫干部、青年科研人员、新闻媒体工作者和教育体育工作者一同加入这场黄埔奔跑盛宴。

身穿红色参赛服的“学习强国”跑团方阵成为今年黄马赛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参加跑团的100余名选手来自各个战线,却都是活跃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学习达人和“强国运动”达人。黄埔区将线上学习与线下活动有机结合,面向平台用户发起征集,组建了强国跑团,这在全国马拉松比赛中尚属首个。

“平安”黄马

全程可视化指挥调度打造最安全赛事

继上一届黄马“警察护跑团”惊艳亮相,今年他们的身影继续出现在黄马跑友的队伍中,承担护跑员的职责。

据了解,今年广州黄埔公安启动前线安保指挥部,部署5500多名安保力量为黄马赛事护航。打造“可视化+AR实景”安保指挥调度模式,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以及AR+VR等技术,实时感知赛事全程全域治安管理要素的动态;无人机巡控矩阵、巡逻机器人、新能源视频监控等先进科技手段首次引入赛事安保,对马拉松赛道实现全局、细节掌握,全方位实现赛事安保指挥调度工作的精准、高效、快捷。

“志愿”黄马

“靠埔青年”营造最有爱赛道

赛事共招募4176名志愿者,他们来自黄埔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广州航海学院、广州商学院、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等院校,包括190名分装志愿者,1572名博览会志愿者,703名起终点志愿者,951名赛道志愿者及640名医疗志愿者,120名拉伸志愿者,为选手提供全程服务。

此外,本届黄马组委会开放了500个公益名额,所筹集款项将全部捐赠用于扶贫助学、贫困地区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开设体育教学继续教育培训班等,加大力度培育乡村体育教师,促进体育文化传播。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范敏玲 张成 肖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