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发红包鼓励本地过年,启发更多留住“候鸟”的决策智慧

为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上月底,国务院发文提出,过年最好工作地休假,鼓励不回家过年。近日,各地陆续出台了专门的政策,继向市民发出公开信后,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又出台八条措施,其中包括:鼓励企业通过发放过年红包、在岗津贴、灵活放假等方式尽量留住职工在顺德过年;发放健身消费抵扣券、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春节期间,市民可通过预约的方式免费错峰游览指定的顺德A级景区……
顺德这样的政策并非孤例。浙江推出包括鼓励外地员工留浙过年在内的十条举措。例如,鼓励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改善就餐条件、安排文化旅游活动等措施,吸引外地员工尽量留在当地过年,有条件的地区可给予适当补助等。而四川推出的政策则明确提出,春节期间,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带头在川过节,出省须向单位报告并经同意,可实行弹性休假。
鼓励职工在工作地过年,制定何种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各地都需要因地制宜,毕竟不同地方人口流动特性有一定差异。比如广东、浙江这种沿海省份,因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往年春节期间人口流出规模大,政策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做出相应的布置。无论是浙江的政策还是顺德的做法,其中一个共同的亮点是,政府和企业联动发“红包”,留员工在工作地过年。这种做法显然很有针对性,如果单纯依靠政府发“福利”来留住职工,政策成本可能相对高昂,很难做到精准施策。而政府让利给企业,企业继而制定措施留住员工,可能动力更大,毕竟近来一段时间,因为海外疫情的影响,外贸快速复苏,企业也愿意在春节期间稳定生产。
在顺德版本的政策中,企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是鼓励企业制定激励措施,通过发放多种津贴的方式,尽量留住职工在顺德过年。另外举办线上顺德年货节,组织发动区内大型超市、购物商圈,举办丰富多彩的线上年货优惠促销活动,对接企业及其工会组织,推出商超让利+企业定向福利的特惠措施,更好满足留顺过年企业职工年货需求。
上述做法对于其他沿海城市显然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无论在什么地方过年,总免不了购买年货,把职工留在工作地,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意味着增加了相应的消费需求。政府牵线搭桥,企业薄利多销,职工获得相应的津贴,既能实现多赢,亦能高效减少人口流动。一瓶油,一袋米,这是一座城市对市民做出特殊贡献的褒奖,虽然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可能只是微薄的收获,但却是一份难得的心意。在政府、企业和职工之间的类似互动,想必也会成为这个春节温暖的片段,疫情之下的中国年,不会少了中国味,回到家乡自然是好,在他乡过年,也有别样的收获。
广东和浙江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考虑到了地方的诸多特殊性,而对于那些接下来人口流入较多的地方,面对的情况可能截然不同。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聚集性活动增加,如何减少人口流动,可能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而这些地方疫情防控的发力点可能在基层政府和社区,对此无疑将考验决策智慧。
鼓励职工留在工作地过年,只是疫情防控策略的一部分。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各地需要做好协同,若只是部分地方加强防控,而其他地方不予重视,最后难免百密一疏,结果可能前功尽弃。疫情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各地在防控方面都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对于春节的防控工作,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地方制定相应的政策。零星的病例、小规模的疫情并不可怕,只要充分地准备,就能做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