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盘宣称地铁建在门口 业主:地铁没影,装修也不过关
业主拒收楼仍被要求缴纳物管费,开发商回应地铁规划属于政府行为,缴纳物管费是按合同约定

业主反映,收楼时房门出现破损,窗台大理石出现裂缝。

业主反映,收楼时房门出现破损,窗台大理石出现裂缝。

业主出示的售楼处宣传资料。
近日,增城奥园誉峯小区多位业主向南都“记者帮”反映,其购置的小区房产于去年7月收楼,但发现多处房屋装修质量问题。此外,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还存在虚假宣传等现象,希望南都“记者帮”关注。
业主:
无论是否收楼,维修期间均被要求缴物管费
“由于房屋质量问题,不能入住也不能出租,为什么还要交齐物业管理费?”陈女士(化名)告诉记者,她于2017年底在增城奥园誉峯购置了一套房产。去年7月收楼时,她请了验房公司验收,结果验出了一堆问题:地板空鼓、墙面出现裂缝、房门损坏、马桶不能抽水、地板有很大裂缝等。其间,她找开发商要求维修,因进度缓慢至今仍未修好,目前她拒绝收楼。但维修期间物业公司要求她缴纳物业管理费,这她让觉得非常不合理。
业主吴先生当初签订合同时则缴纳了50多万的装修款,看到验房公司出的验房结果后,让他直称“不值这个价”。他出示的第三方验房报告显示:墙面、地面、门窗、给排水工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维修花费了半年时间,但在去年12月中旬收楼时,物管公司要求他补缴维修期间的物管费让他愤愤不平,“物管费从去年7月开始算起,一共交了1800多元,为何不是从实际入住日期开始算?”
后续,记者接到其他业主反映称,他们不仅遇到房屋装修质量问题,开发商销售过程中还存在虚假宣传、隐瞒不利因素等现象。
开发商曾涉虚假宣传被处罚
走访过程中,业主占先生(化名)告诉记者,当时无论是在奥园誉峯的公众号还是售楼处的宣传资料,均写着“奥园誉峯处于规划中的地铁23号线与正在建设中的穗莞深轻轨交会的增城开发区站旁,一站即可到达广东交通枢纽”。如今说好的地铁23号线迟迟未见踪影,让不少业主直呼“上当受骗”。
占先生进行投诉,结果被告知:因使用了“规划中的地铁23号线”等字眼,开发商涉嫌发布违法广告,增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职已进行立案调查,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作出行政处罚,最终罚款6万元。
还有几位业主反映,签订购房合同时,他们还缴纳了一笔所谓的“电商费”。该笔费用未写进购房合同内和提供任何购房服务,由一家名为“广州略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收取。费用3万到5万元不等,写有“3万抵8万”、“4万抵12万”的购房优惠。有业主质疑:“为何要收取电商费?收费的公司与开发商是何关系?每位业主被收了3万到5万元不等,希望能有一个解释。”
开发商:
按合同约定缴纳物业管理费
地铁规划属于政府行为
1月5日,奥园誉峯小区项目开发商广州市雄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回复记者称,首先项目房屋通过正常报建途径建设,并通过政府相关竣工验收,达到购房合同中交付条件。按合同补充协议约定,乙方验楼过程中提出的工程瑕疵问题,由甲方按《质量保证书》履行保修义务,乙方不得以保修范围的工程瑕疵问题拒绝交纳物业管理服务费。考虑到疫情原因,维修单有积压的情况,为此项目开发商也主动采取多种补偿。物业管理费的使用主要为维护小区公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环境卫生、安全防范、交通秩序与车辆停放管理的必要支出。
其次,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就项目红线内外不利因素均有公示及说明,项目红线外的问题公开透明,也不存在任何隐瞒。购房文件中均提示业主须清楚并了解项目、物业情况,业主确认无误签字。关于23号线地铁规划、建设属于政府行为,项目开发商无权干涉,更加不可能存在承诺建设的情形。
就业主投诉的电商费,公司并未收取任何除房款以外的款项(包括电商费),销售过程合法合规。其次,业主是通过向第三方公司支付会员服务费,成为第三方公司的会员,购买该项目物业即可享受折扣优惠,公司也确实如实告知了具体折扣优惠,业主也书面签字确认。
律师说法
未收楼业主无需缴纳物管费
广东保典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廖建勋认为,已收楼的业主因装修质量的问题而未使用房屋的情况下,根据物业管理的相关协议,业主是跟物管公司订立物业服务合同,购房合同则跟开发商订立,收楼后购房者需要缴纳物业管理费,但由于开发商交付的房屋未达到使用标准,业主在缴纳物业管理费之后,可以要求开发商承担物业管理费用。
未收楼的业主则不需要缴纳物业管理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购房者在开发商交付的房屋不符合使用标准的情况可以拒绝收楼,并且可以要求开发商进行维修,直到维修合格之后才签署收楼文件。收楼之后由业主来承担物业管理费,收楼前的物业管理费应由开发商承担。
另外,开发商由于涉嫌虚假宣传已经被行政处罚,如果业主想要解除合同,则要看此违约行为是否对合同成立存在根本性的影响,如果不存在则不能主张解除合同,但可以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由法院来裁决并进行一定赔偿。而涉及缴纳电商费用问题,应该是开发商变相支付给销售房屋代理商的中介费用,购房者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问清楚费用来源,如果不属于购房者所必须缴纳的费用,购房者可以拒绝签署合同或缴纳该电商费。
采写:南都记者 张思琦
- 上一篇:南都曝光的“停工”天桥要启用啦!
- 下一篇:人行道冒出水泥墩骑手撞上摔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