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父母缺席的春节,亲情不能缺席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吕德为 01-12 00:40

  街谈

离春节还有一个月,因国内多地出现新增新冠肺炎病例,连日来,国家卫健委和多个省份纷纷发声,倡议在工作地过节、非必要不离开当地。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河南等24个省市自治区倡议就地过节。由此,许多在外打工的父母,今年春节可能就难以回家与子女团聚了。春节有可能是一年之中留守儿童与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团聚的仅有机会,疫情之下,又逢春节,他们怎么办,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虽然已是疫情之下过的第二个春节,但今年情况与去年有所不同。去年春节来得早,许多工厂放假也早,不少工人去年1月20日之前已返乡。对于许多农村的留守儿童来说,疫情让父母无法按往年节奏返回工作岗位,家人团聚的时间变长,某种意义上可以算是“因祸得福”。

有媒体预计,今年返乡过年的总人数有可能低于上一个春节。尽管如此,鉴于每年巨大的农民工数量,还是会有许多人无法回到家乡过年。如何让父母缺席的春节亲情不缺席,需要有一些具体的办法。近年来,相关部门相当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给予关心关爱。首先是保障基本生活,精准掌握儿童身体、家庭物资储备情况,通过民政部门和基层组织,对有需要的家庭进行定点帮扶。其次是设法在外出父母与留守子女之间建立心灵纽带,比如村干部教会家里老人使用视频通话功能或微信,让留守儿童时常与父母远程“见面谈心”;对于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村,建立儿童活动中心,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摆脱孤独感等。这些措施在保证基本生活的同时,有利于缓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也需要持续地投入资源,形成常态化帮扶。

疫情之下,留守儿童仍有一些特殊需求是应该得到关注和满足的。比如有些孩子需要在家隔离,如果再加上延期开学,长时间独自呆在家,一是安全教育必须跟上,二是心理压力亟待疏解;不是说光给他们送玩具、送书本就够了。还有,有些家长回乡过节,有些家长无法回家,节日气氛一渲染,邻里之间一对比,孩子心里难免有落差。如此,在满足防疫条件的情况下,村里能不能也想想办法,让父母不在家的小孩也能热热闹闹吃上一顿年夜饭。

总而言之,在疫情防控逐步走向精准化的今天,对特殊人群的关爱也应该一步步走向精准化。一方面既要保证各项防疫措施到位,另一方面,动员各界力量,发挥社工等专业人士的特长,尽力把疫情对留守儿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是这个天寒地冻的冬天大家共同的愿望。农民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下一代有理由得到善待。 □吕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