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孤胆英雄”贾铭毅:
跨境缉拿“黑老大” 乔装潜伏险暴露

“孤胆英雄”贾铭毅。
湄公河边,跨境追捕,街头持枪劫案,黑恶势力窝点……这些听上去就令人心惊的警匪影片剧情就曾真实发生在刑警贾铭毅身上。
两年多前的一次历时31天的跨国擒黑行动让贾铭毅多了一个“孤胆英雄”的称号。面对当地黑恶势力枪顶脑袋的叫嚣,他依然主动请缨潜伏进黑恶势力头目藏身的窝点,在危境中最终拿下从国内逃往柬埔寨的黑恶势力头目崔某,将这个受过多次打击处理、屡教不改的黑恶势力团伙一网打尽。
从警16年来,贾铭毅一直战斗在打击刑事犯罪的最前沿。去年7月,他调任山东省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曾与毒贩撞过车,也曾经历一对一肉搏,铲除祸害已久的“毒瘤”。在贾铭毅看来,禁毒民警和刑警一样,都是刀尖上的舞者。
如今,他们也在寻找规律,固定符合当前禁毒形势的作战技法。他认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一些新的科技手段,包括污水验毒、毛发检毒等要尽快融入到打击毒品犯罪中,新禁毒工作要变事后打击为事前管控,从被动向主动出击。“毒品一日不绝,行动一日不止”。
贾铭毅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4次,多次被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十佳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上个月,他还作为山东省唯一代表入选2020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
近日,贾铭毅向南都记者讲述了当年“跨国擒黑”及从警工作中的惊险时刻。
赴金边追捕黑恶势力头目
街头吃饭目击持枪抢劫案
当刑警16年来,贾铭毅办过很多大要案件,但跨境追捕尚属第一次,也是异常惊险的一次。
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各地掀起一轮又一轮扫黑高潮,具有丰富刑侦经验的贾铭毅临危受命,任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扫黑除恶专业队队长。
同年12月10日,他接到首个跨境追捕任务——赴柬埔寨缉拿崔某。这是本地一个受过多次打击处理、屡教不改的黑恶势力团伙,其头目崔某等人在国内有组织地实施了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涉案人员众多。在浩大的扫黑声势下,崔某畏罪逃往柬埔寨。
首次执行跨境追捕任务,贾铭毅内心抑制不住地激动。到达柬埔寨首都金边后,他和战友恰好住在湄公河边上的宾馆,早晨起来从窗口望着外边的湄公河,他们不由自主地从电视里点开了《湄公河行动》电影。“看了得有几十遍。”贾铭毅回忆道,这与在国内看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心情,他们比任何时候都能感觉到作为中国警察的一份荣耀和责任。
电影里的生死较量惊心动魄,而现实中的困难也远超想象。
中国警察在境外没有执法权,语言不通,道路不熟,治安状况也不如国内,贾铭毅和战友去小吃店吃饭时就目睹了一起发生在街边的持枪抢劫案件。
更为糟糕的是,崔某隐匿了,音讯全无。由于当地警方的科技手段较为落后,没法利用大数据手段研究分析,这对于贾铭毅等人而言无异于大海捞针。
他们只能想尽一切办法搜寻。
经过十余天的工作,贾铭毅等人终于发现了重大线索,崔某已经离开金边前往西港,准备偷渡去越南。与此同时,他们也得知,崔某受到了西港当地黑恶势力的庇护,其中的头目还声称,中国警察敢来抓他,就会用枪顶着中国警察的脑袋。
此时,抓捕团队意识到必须要有一个人潜伏进崔某躲藏的酒店查找线索,但身处异国他乡,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枪顶脑袋的叫嚣,这意味着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就在这时,贾铭毅主动请缨了。
“怕是第一反应。”贾铭毅向南都记者坦言,但他没有退缩,16年的刑警工作经历了很多风雨,遇到过很多危险,也受过几次伤,但这些经历磨练了自己的意志,他相信每一个在打击犯罪一线的刑侦民警都会这样选择,越是危险,越是困难,越能激发他们的斗志,越有完成任务的决心。
剃光头潜伏黑恶势力窝藏酒店突遇险情
偏僻小道将人拿下
2018年12月27日深夜,贾铭毅赶到西哈努克港崔某藏身的酒店蹲守了两天两夜。为适应环境,贾铭毅当时剃了个光头,借了副墨镜乔装潜伏进了酒店,其间他好几次与崔某擦肩而过,却没法动手,因为酒店情况复杂,还住着为崔某提供庇护的黑恶势力,另外金边警方也明确酒店里不能抓人。贾铭毅便只能死死盯住,等待崔某外出的时机。
29日下午,贾铭毅发现崔某准备外出后迅速进入门口提前停放的车上乔装成司机,准备进行跟踪。果然,崔某和当地黑势力的两名头目走出了酒店,贾铭毅还来不及高兴,就发现崔某竟径直走向了自己。
原来他们准备乘坐的车与当时贾铭毅用的车颜色、型号均一样,他们认错了车。这一突发状况让大家的心立刻悬了起来,贾铭毅在国内曾与崔某打过照面,一旦近距离再次碰面,他很有可能暴露。崔某等人越走越近,孤身一人的贾铭毅已经没时间考虑对策,他做好了拼命的打算。“那时别无选择,情报我已经传递出去了,拼了还能给战友争取点时间。”贾铭毅说。
就在他们即将到达贾铭毅的车边时,崔某的司机开车绕了过来,接走了他们。贾铭毅赶紧联系金边警方,自己则悄悄尾随其后。几分钟后,他配合当地警方在一条偏僻小路上截停了崔某的车。当地警方冲下来,用5把手枪抵住了崔某三人的车窗,他们无奈只能束手就擒。
得知崔某在境外落网的消息,境内专案组立即行动,同步收网,25名团伙成员先后落网,以崔某为首的黑恶团伙被一网打尽。
回顾这次险象环生的经历,贾铭毅告诉南都记者,刑警每天的工作就是侦查、办案、抓捕,每次抓捕情况都是瞬息万变,不会按预想的上演。这个工作虽然有危险有困难,“但是干刑警会上瘾”。他说,这16年中,每一位离开队伍的老刑警都会不舍地流下泪水,因为在这个队伍里风风雨雨经历了很多磨难,磨炼,互相激励,在战斗中成长,慢慢地内心也就越来越强大,也就能做到临危不惧。
据了解,在贾铭毅的带领下,滨城公安机关先后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6个、恶势力团伙7个,其他涉恶类团伙65个,破获涉黑恶案件31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79名。
调任禁毒大队铲除“毒瘤”
曾与毒贩一对一肉搏
去年7月,因为工作需要,贾铭毅离开了刑侦大队的岗位,调任滨城公安禁毒大队大队长。虽然接触禁毒工作不久,但在这半年多时间里,他已经参与了大大小小几十次不同危险程度的抓捕任务。
他曾连续十几天加班加点摸清一个跨市吸贩毒团伙的人员脉络,抓获吸贩毒人员20余名,其中逮捕3人,铲除了一个祸害已久的“毒瘤”。在禁毒工作中危险无处不在,有一回毒贩驾车狠踩油门,差点横撞上他们驾驶的车辆,他也曾在一对一抓捕后从毒贩衣裤中查获出匕首。“禁毒民警和刑警一样,都是刀尖上的舞者。”贾铭毅说。
前段时间,他还经历了一次一对一的肉搏。那时他们正在抓捕一个涉毒人员,因为地形复杂,抓捕中又出现特殊情况,追捕一段时间后就只剩下他和嫌犯两个人,嫌犯发现只有贾铭毅一人在追并且不如自己高壮后,随即转过身要与贾铭毅搏斗,贾铭毅也鼓足勇气一边呵斥,一边冲上去和他肉搏,当时对方手上还多了一个硬物往贾铭毅身上打,贾铭毅咬牙坚持等待战友赶来,当发现援兵从远处来的时候,嫌犯更急眼了,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快摆脱,不过贾铭毅还是成功拖住了他,援兵到来以后最终将嫌犯制服。
贾铭毅观察,这些年涉毒案件具有隐蔽性、组织性、复杂性的特点,一些传统毒品没有禁绝,新型合成毒品、实验室毒品又层出不穷,网上、网下涉毒犯罪互相交织,禁毒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挑战非常多。
他们也正在寻找规律,固定符合当前禁毒形势的作战技法,他借鉴大数据成果,和战友们反复讨论,经过两个月的通宵达旦搭建了一个实战模型。在他看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一些新的科技手段,包括污水验毒、毛发验毒等要尽快融入到打击毒品犯罪里边,新禁毒工作要变事后打击为事前管控,从被动向主动出击。“毒品一日不绝,行动一日不止。”贾铭毅说。
在外人眼中,贾铭毅是“扫黑精英”、“禁毒先锋”,但在他年幼的儿女心中,爸爸的工作就是“加班的”。16年来,常常回到家就是半夜,和家人相聚的时间极少,难得家庭聚会时一个电话被叫走也是常事,家人们对此也早已习惯。工作这些年来贾铭毅经历过很多危险,头上、腿上、身上都受过伤,但他都不会告诉家人。就连在柬埔寨遭遇的危险,他妻子也是在去年11月一次颁奖现场从宣传视频中得知。
贾铭毅认为,家人对自己屡次爽约的理解是对他最大的支持,他们已经替自己承担了很多家庭责任,不能再将遇到的危险告诉他们,让他们多一份担心。贾铭毅曾坦言,这些年,愧对家人,因为陪他们的时间太少太少,欠他们的太多太多。但身为一名警察,他无愧于头顶的警徽。
南都记者 吴单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