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香港撑警茶餐厅老板娘李凯瑚的新年愿望:

想带母亲看看深圳分店 给她惊喜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余毅菁 01-14 00:54

李凯瑚期待疫情后带母亲到新开的深圳分店看看。

李凯瑚制作爱心布丁赠予3万香港警察。

我的母亲还不知道她倾注了一生的小店,已进入内地开了首家分店,这个惊喜,我会留着等她亲眼看见。

——李凯瑚

因“撑警”而意外走红网络一年多后,52岁的李凯瑚依然坚守在她的“一人茶餐厅”。

李凯瑚每天凌晨4时起床,先到市场采购食材,上午8点前回到位于香港鲤鱼门的店内打点,10点开门做生意,下午4点关门后,再花几个小时清洁。受香港特区政府应因疫情推出的“限聚令”限制,李凯瑚小小的店只能同时招待不到10位顾客,但不少邻居街坊,依然会热情帮衬。

曾在“修例风波”中被暴徒恐吓得不敢回家,后又意外收获大量网友支持,她向香港警察赠送上万个爱心布丁,疫情下她与内地90后小伙合资,在深圳蛇口开了首家分店……李凯瑚说,她的2020十分“魔幻”。

“要说2020年最难忘的一天,那一定是香港国安法通过的那天,我们终于等到了;要说最大的收获,那一定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上至专业人士下至普通街坊,因为同样爱国爱港,我们凝聚在一起。”

“终于等到了”

李凯瑚在香港鲤鱼门经营着一家名为“银龙咖啡茶座”的小店,这是由她父母一代便开始经营的茶餐厅,2014年,李凯瑚的弟弟离世,为了延续母亲的心愿,她接手茶餐厅经营,因店内由李凯瑚一人打理,这家店也被称为“一人茶餐厅”。

2019年6月30日,李凯瑚到香港金钟添马公园参加数万人的“撑警”大集会。活动结束后,她主动将3张“撑警”标语贴在了餐厅。“那时候并没有想太多,我只是很自然地说出我认为对的事情。”

让李凯瑚没有想到的是,一个表达自己真实心意的举动,让她这样一个普通市民成了暴徒攻击的目标,也让她那家“一人茶餐厅”风雨飘摇。

在发声“撑警”后,她的店铺被不断恶意投诉,监管部门要排着队上门检查。在被骚扰最严重的几天里,暴徒拿着长伞、木棍在她家楼下,她不敢回家,只能偷偷回到店里,在临时买来的折叠床上过了几晚。

“我也曾感到孤独。那时候也会想,要不从此保持沉默,但我一想到香港警察还在前线坚守着,如果我连支持他们的心声都不敢说出来,我感觉自己白活了一场。”李凯瑚告诉南都记者。

2020年6月30日晚,香港终于迎来了香港国安法。李凯瑚向南都记者回忆到,当日下午,很多已闻讯的香港市民都在群里互相祝贺,看到彼此会心一笑。

“我想,只有经历过那场风波的人,才会切身体会到我们心中难以言表的喜悦,原来祖国没有放弃过我们,那一刻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终于等到了。”

“梦想实现了”

李凯瑚也从未放弃过用实际行动支持香港警察。

2019年末,在她的店受暴徒攻击最严重的日子,她跑到香港各大警署,为香港警察免费冲奶茶。2020年3月,当新冠肺炎疫情在香港暴发,不能再到警署走动后,她改为制作“爱心布丁”,赠予3万名香港警察。至今,她已向近30家香港警署,送出1.8万杯布丁,每一家,她都是亲自去送。

当李凯瑚“撑警”的故事被更多媒体关注报道,越来越多人开始用行动支持她。李凯瑚说,曾收到一位年轻警察手写的纸条,里面写着“谢谢你支持香港警察”,她已记不清那位年轻警察的样子,但短短9个字让她温暖良久。

也有越来越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内地网友到香港支持她的餐厅,并留言称她的餐厅是“14亿人的茶餐厅”。

“他们来自湖南、湖北、四川、重庆、黑龙江、江苏、广东、上海、北京等地,有些地方我甚至都没有听过,他们的善良,让我真的很感动。”

2020年末,李凯瑚第一次有了在内地开分店的想法。在与内地90后小伙晏振宇一见如故后,李凯瑚鼓起勇气北上大湾区。2020年5月,他们位于深圳蛇口海上世界商场的首家分店“银龙咖啡茶座”开始试业。

“开分店是我父母一代就有的梦想,但从前我们是想都不敢想,到了我这一代,来自五湖四海同胞的爱,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她对南都记者说。

如今,李凯瑚在深圳的分店生意慢慢步上正轨。而在香港,更多人知道她的故事后,数十名街坊长期到她的“一人茶餐厅”提供免费帮忙。

“2020年要说最大的收获,那一定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上至专业人士下至普通街坊,因为同样爱国爱港,我们凝聚在一起……”

李凯瑚不再是一个人。

“儿子回来了”

“妈,我回来了。”时隔近半年,再次听到儿子说这句话,李凯瑚感到弥足珍贵。

李凯瑚的儿子波仔今年26岁。波仔4岁时,李凯瑚便与丈夫离婚,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在李凯瑚心里,“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为了让波仔过上好日子,她做过服务员、开过的士,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

然而,2019年,因为一场“修例风波”,撕裂了这对相依为命二十多年的母子。李凯瑚告诉南都记者,因为自己坚持“撑警”,儿子也曾被同龄人欺凌。

“他会害怕、疑惑,跟风然后迷失。”李凯瑚回忆,2019年的中秋节,儿子曾哭着问她,可否不要支持警察,因为这与他立场不同。

此后,儿子开始疏远她,甚至有一天,他对李凯瑚说,“妈妈,我不再爱你了。”长达半年的时间,波仔不再对她说一句话。

儿子的做法深深刺痛了李凯瑚。“我也会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我们这一代人,总是努力把最好的给予下一代,却无形中让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缺乏敬畏,不懂得感恩,更容易被误导。”

幸运的是,随着有如“定海神针”的香港国安法落地实施,香港社会秩序逐步恢复安宁,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李凯瑚也欣喜地发现,近大半年来,儿子又开始主动说话关心她。2020年的母亲节,他还特意买了一对母子同款的鞋子送给李凯瑚——“鞋”在粤语里的谐音是“和谐”的“谐”,也是“孩子”的谐音,这让她感到温暖,儿子也全力支持她到内地开分店。

“我很开心地看到他有了自己的思考,过去一些错误的想法得到纠正,最重要的是,他始终是爱我的。”李凯瑚说。被问及新的一年的愿望,李凯瑚向南都记者表示,希望等疫情过后,带84岁的老母亲到深圳的分店看看。

“我的母亲还不知道她倾注了一生的小店,已进入内地开了首家分店,这个惊喜,我会留着等她亲眼看见。”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