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2020年终奖众生相曝光:超四成人用于理财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02-02 01:00

  专题

接近年关,“年终奖”和“基金投资”可能是关于打工人钱袋子的两个最热门话题,轮番登上微博热搜榜单。近期,陆金所联合脉脉进行的一项“职场人年终奖真相调研”数据显示,超四成打工人选择用年终奖理财,而全民“养基”热潮下,95后“基民”正跑步入场。有意思的是,用户年末理财情绪空前高涨,陆金所平台数据显示,2020年11-12月用户平均每月在线时长相比1-10月平均值,陡增了近50%。

Part1

超四成打工人

用年终奖理财

奋斗了一年的打工人,你的年终奖到账了吗?2020年是各行各业都经历严峻考验的一年,年终奖“有没有”、“有多少”的问题,自然牵动着每一位职场人的心。

根据调研,截至1月底,有15%的职场人年终奖已经到账,而超3成人今年与年终奖无缘。

从金额上来看,半数受访者年终奖少于一个月工资,仅有6.35%的受访者年终奖超10个月工资。这其中,有近3成是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其次是金融行业从业者。有受访者开玩笑称:“加班熬夜脱的发,都变成了年终奖放进银行卡。”不过,整体而言,大部分职场人2020年的年终奖并未受疫情影响,与去年相比,超过65%的受访者年终奖没有缩减。

大众调查数据显示,超四成职场人表示,将把年终奖用于投资理财。可见,通过投资的方式让年终奖“增值”也成为最普遍的选择,或许是职场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贫瘠生活矛盾之间的最佳解决方案。而年底也是职场人理财情绪相对最旺盛的时段,从陆金所平台上用户平均每月在线时长来看,2020年11-12月比2020年1-10月的平均值增长近50%。

Part2

基金投资最受追捧

年轻人跑步入场

在职场人调研中发现,在年终奖理财的投向选择中,基金投资最受追捧,4成受访者表示会投资基金。实际上,2021开年以来,基金投资话题也屡屡登上热搜,成为开年一个月,最受投资者关注的投资品类之一。新基金发行延续着去年的火热势头,几千亿资金疯抢爆款基金,短短半个月就诞生了多只“日光基金”。

除了基金投资成为热搜外,上周,“基金投资成年轻人社交工具”和“基金饭圈化”等词条也冲上热搜榜,90后-00后的年轻理财大军也成为话题中心。据Mob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基民图鉴》显示,2020年新增基民突破2000万,其中52.9%的新基民为90后,甚至是00后。对于这些新基民来说,基金不仅是理财产品,也像是一种社交工具。年轻人现在在茶余饭后除了会聊明星八卦外,还热衷于讨论基金投资相关话题。

从理财平台的用户表现,也印证了年轻投资者跑步入场基金投资市场的现象。在陆金所平台2020年新增注册用户中,95后占12%,远超该人群占整体用户比例。陆基金平台的数据则进一步显示,95后投资者(18-25岁的用户)更热衷于基金投资,其2020年发生的交易中有高达62%为公募基金投资。

Part3

多只公募基金“限购”

投资需冷静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20年公募基金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合计为19.89万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34.7%。其中,公募基金投资股票5.22万亿元,持有A股市值合计4.80万亿元,占沪深两市流通总市值的7.58%,为近10年来最高水平。

数量和规模之外,公募基金给投资者带来了切实收益。截至目前,基金2020年四季报已全部披露完毕,公募基金全年累计为基民赚了20217亿元,继2019年后再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89只权益基金业绩实现业绩翻番。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已有多只公募基金先后公告“限购”。行业人士称,公募基金限购的背后,或是希望平缓基金发行节奏,控制资金入市。这种节奏控制也将更利于后市行情。如2021年1月15日,兴证全球基金公告称,兴全合润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15日起暂停接受三千元以上申购、转换转入申请。前海开源沪港深汇鑫灵活配置混合也从1月27日起,单日每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最高金额为50万元,若超过50万元基金管理人有权拒绝。1月28日起,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型基金大额申购及大额转换转入业务金额也有了限制。基金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金额,由不应超过10万元调整为不应超过5千元,同时采取暂停大额申购措施。

对此,陆金所负责人提醒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和产品,而不是一味地追逐市场热点。

【数据来自脉脉&陆金所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