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海产品闯进国际都市
陈玉兰兜底收购当地贫困户海产品,助力巾帼脱贫

汕尾市红海湾船头家食品有限公司,工人们在对炒制好的辣贝虾进行装罐。

汕尾市红海湾船头家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玉兰展示公司的产品辣贝虾。
脱贫攻坚答卷
陈玉兰的故事很励志,在她的经历中充满了与命运搏斗的痕迹。
只有初中学历的她曾四处打工,艰难地维持生活,是海产品改变了陈玉兰人生轨迹。她让当地海产品走进国际都市深圳,品牌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她兜底收购当地贫困户的海产品,带动贫困劳动力尤其是妇女脱贫增收。2017年底获得到了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颁发的“农村创业青年优秀带头人”的荣誉称号。
向亲朋好友借款
创办海产品加工厂
1972年,陈玉兰出生在汕尾市红海湾田墘街道六村。成家后日子十分艰难,由于丈夫的原因,年迈的公婆和两个年幼的儿子都得靠她照顾,一家人的担子落在了她身上。当时,只有初中学历的她四处打工,努力地维持生活。
2011年,陈玉兰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在红海湾遮浪合港村的通南路租下了一间铺面,申请注册为汕尾红海湾遮浪盛泰渔脯店,主要经营海产品生意。
2013年她离了婚,同年注册“船头家”商标,申请更改注册为船头家食品海味行商铺。爱钻研的她在经营海产品的过程中掌握了海产品的制作技术。而后她不断寻师访友,又掌握了海产品食品加工的技术。这为她今后事业的步步壮大打下了基础。
她的产品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其中辣贝虾、佛祖菜、橄榄菜等深加工海产品都得到了卫生认定,注册了商标,受到当地人的喜爱。
2017年,为了扩大场地和生产的需要,她来到东洲街道东二村,租下村里闲置的空房作为厂房,并向亲朋好友借款。第一期投资了约85万元,完成架构设立、场地租凭、厂房装修、品牌商标注册、转型创办“红海湾海兰海产品食品加工”,加工厂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内设海产品加工场、晒场、冻库、包装间等,初步形成海产品深加工小工厂规模。
兜底收购贫困户海产品
打开深圳市场
在脱贫的攻坚战中,陈玉兰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贫困户增收。
2018年,在帮扶东洲街道东二村的过程中,陈玉兰的船头家公司为在家的有劳力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同时对贫困户出海捕捞的海产品实行兜底保价收购。目前,产业帮扶项目在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效果十分明显。
去年,在帮扶单位深圳市委统战部的帮助下,船头家参展了第八届深圳“国际天然与有机产业博览会暨高端食材展”和深圳第五届“国际现代绿色农业博览会”。公司产品辣贝虾、佛祖菜、橄榄菜等首次亮相高端食材展,便受到了参展商和广大市民的青睐,产品销售额在汕尾贫困村参展农产品中拔得头筹。
小作坊的海产品食品在她的努力之下,摇身一变成为品牌,走进了国际都市,这让陈玉兰很是欣喜。
船头家食品获得了多个奖项。2017年8月得到了“红海湾工商分局和红海湾个私协会”共同颁发的“文明诚信经营户”的荣誉称号。同年12月得到了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颁发的“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示范基地”和“农村创业青年优秀带头人”的荣誉称号。2019年3月得到了红海湾消费者委员会和红海湾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同颁发的“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的美誉,并加入了汕尾红海湾旅游协会会员单位。
陈玉兰说,接下来,船头家准备通过电商平台来拓宽产品销路,将船头家食品有限公司做强做大,不辜负深圳市委统战部、光明区新湖街道及红海湾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及帮扶,依托红海湾旅游资源丰富,游客较多的优势,致力于打造能代表红海湾乃至汕尾的旅游特色产品,为当地贫困户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特别是贫困妇女劳动力,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助力巾帼脱贫攻坚工作。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 上一篇:惠州东江纵队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