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帮扶十年 莞疆协作再谱新章

2017-2020年,东莞累计向受援地投入援疆资金29.7亿元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慧萍 02-09 00:40

援疆企业粤通电子产业园项目投产后,少数民族员工在机器前作业。

  →脱贫攻坚答卷

2020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2020年也是东莞市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下称“三师图市”)的第十年。十年来,东莞援疆工作队一批批干部人才,像戈壁滩上的胡杨,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奋力书写广东援疆新答卷。日前南都记者跟随东莞市委宣传部前往三师图市进行专题采访,记录这份跨越五千公里的“莞疆情”。

  援疆资金

85%以上投入民生领域

“目前在三师图市开展援疆工作的各类广东援疆干部人才共有137人,其中有65人来自东莞,他们中不乏党政干部、教师、医生等各类人才。”三师图市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援疆工作队副队长陈畅告诉南都记者,援疆工作队严格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化先导、一个龙头、两翼齐飞”的对口援疆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民生项目、产业支援、智力支持等,扎实推进对口援疆基础工作。从2017年至2020年,东莞市本级财政资金连同省级财政统筹资金,累计向三师图市投入援疆资金29.7亿元(其中2020年援疆资金8.01亿元),约占兵团受援资金总额的29%,位居对口支援兵团各省市之首。

这些援疆资金用在哪儿了?陈畅介绍,援疆工作队坚持将85%以上的援疆资金投入到民生领域,先后实施213个援疆项目,支持建设一大批学校、幼儿园、医院、安居富民房以及城镇基础设施,同时组织一系列就业支持、技能培训、文化交流等活动,有力地促进受援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以及民生改善。2017年至2019年,援疆资金通过多种方式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先后引进了70多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90亿元,累计为受援地新增就业岗位1.3万个。

  结对帮扶

全面提升受援地医卫水平

建立“结师徒”“一帮一”“一带多”的结对关系、与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开展免费现场义诊活动……南都记者了解到,去年新一批10名中组部计划内援疆医生接过上一批的接力棒,在提升硬件水平、填补项目空白、开展医疗新技术等方面持续发力,累计开展63项医疗新技术(项目),帮助三师图市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水平。

在推动援疆资金、援疆干部人才支援三师图市医疗卫生工作的基础上,工作队还重视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三师图市医疗卫生援建工作,并协调三师图市人民医院利用“健客方舟互联网医院”远程会诊平台实现与疆内外“三甲”医院“一对一”“一对多”的连线会诊,着力推动三师图市“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加快发展。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援疆医生利用健客互联网远程医疗平台开展远程会诊38次,备案在三师图市人民医院健客互联网医院的线上坐诊医生累计接诊1.63万人次。

  贯彻策略

抓产业促就业聚人口

“以招商促产业,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聚人口”,是广东一以贯之的援疆策略。近年来广东援疆工作队充分发挥广东的产业优势,全面加大产业支援力度,先后为三师图市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投资项目。不仅引进了东纯兴集团100万锭纺织项目,还有由上市企业岭南文旅公司投资建设的绿美南疆产业园,以及正式投产的粤通产业园,为三师图市逐步健全产业体系、壮大综合实力、解决居民稳定就业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东纯兴集团董事长凌力告诉南都记者,近年来东纯兴集团主动承接地方县市劳动力就业转移,先后接收周边地方县乡4000余人就业,助力地方2300余人脱贫致富。生产出三师图市第一根数据线的新疆粤通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粤通公司”),也是一家援疆企业。粤通公司董事长陈红阳称,未来3年电子产业园将打造成年产值3亿元的自产品线材基地,计划总用工人数约1500人,“依托东莞前沿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希望能打造全疆第一高标准电子产业园。”

  强化力度

推动援疆扶贫再上新台阶

艾尼·吐孙是图木舒克市开尔旺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也是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十年前,艾尼·吐孙还是一名散养户,家里最多不过五六头牛和三十多只羊。2010年,“羊市场”走俏,艾尼·吐孙萌生了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但他既缺钱,又缺场地。

去年,广东援疆工作队深入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创新性开展培育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项目。2020年9月11日,招商服务组评选出艾尼·吐孙、阿依甫·库瓦等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培育对象。其中第一阶段预算培育经费共140万元,拨付到每一位致富带头人手中,帮助他们迅速推动项目启动。目前,第一阶段工作已基本完成。

据介绍,接下来东莞援疆工作队将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不断拓宽援疆广度、深度和力度,进一步巩固援建地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援疆工作再上新台阶。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黄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