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刘林:
部分在线教育助推焦虑 应制定办学许可制度

人物名片
刘林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
在线教育乱象为何屡禁不止,监管难题何解?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刘林就此话题接受南都采访时表示,在线教育市场准入门槛过低,导致在线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质量不高、技术故障、“贩卖”焦虑、虚假宣传等现象。为此,他建议完善在线教育的市场准入机制,尽快制定在线教育办学许可制度,并建立在线教育师资、资金管理,招生宣传各方面的管理规范和门槛条件。
谈乱象治理
应完善在线教育的市场准入机制
“可以肯定地说在线教育培训机构对家长的焦虑确实起到了助推作用。”刘林直言,在线教育助推升学焦虑主要是从去年开始,疫情期间大量资本进入在线教育市场,在线教育整体吸纳资金量是历史总和的两倍以上。他认为,所谓的乱象实际上也主要是针对去年以来愈演愈烈的一些以学科教育为主的校外辅导机构为抢占市场,在传统主流媒体、各种新媒体、大街小巷铺天盖打广告,其中确有“贩卖”升学焦虑的内容。短期内超速发展,导致了一些机构失范发展、野蛮生长。
在线教育乱象应如何治理?刘林表示,目前在线教育的备案制使得市场准入门槛过低,也导致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质量不高、技术故障、“贩卖”焦虑、虚假宣传等现象。
他认为首先应该要完善在线教育的市场准入机制,建议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所有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都应该取得民办学校的办学许可资格。“要看到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一样,都属于以教育为主的教育培训机构,只是形式不一样,应尽快制定在线教育办学许可制度,并建立在线教育师资、资金管理,招生宣传各方面的管理规范和门槛条件,把住在线教育的质量关和信誉关。”
同时,刘林也建议要进一步厘清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国务院要尽快把在线教育的职责分清,要在包括教育、文化、网信、市场监管、工信、发改委等的各个部门,形成在线教育齐抓共管的监管体制。同时,把在线教育纳入民办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中进行专门研究,形成统一的在线教育管理政策,形成既能尽快治理当下的问题,又能积极推动和引导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公共政策制度体系。
谈机构爆雷
应建立预付式在线教育资金监管机制
针对当前校外培训机构爆雷、卷钱跑路等现象,刘林认为应当尽快建立预付式在线教育资金监管机制,建立一个既能让在线教育行业有较为流畅的资金流,又能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金融监管机制。“从北京、安徽等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并不会影响在线教育的发展,同时又能保护消费者的消费权益。”刘林说。
刘林透露,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考虑今年要在校外辅导机构、在线教育机构中建立黑名单制度,发布违规的在线教育机构名单,进行市场预警,使从事在线教育的机构自觉遵守政府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
此外,协会还将制定大家公认的在线教育行业服务标准,包括一些禁止的领域和禁止的行为,通过行业标准的健全来促进在线教育的规范健康发展。
谈资源影响
没有形成数字鸿沟
反而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作用
刘林认为,从事实来看,在线教育不仅没有形成数字鸿沟,反而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为消除目前东西部地区和城乡间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起到了很好的平衡作用。通过这种无边界的在线教育形式使农村的孩子、薄弱校的孩子享受到更多资源。
在他看来,对在线教育要一分为二来看待,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融合后,教育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共供给,同时也是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推手。
他也指出,在线教育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吸引就业人数非常多,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不完全统计,整体的从业人数应该在800万-1000万左右的规模,对包括大学生等群体的就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他建议一定要加快国家和各级政部门对在线教育资源的财政支持力度和技术支持的保障力度。
采写:南都记者 吴单 发自北京
- 上一篇:建议给乡村小规模学校定额办学经费
- 下一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