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活就业者不“裸奔”关系稳就业大局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克强表示,今年我们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所以今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依然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我们继续推动“六稳”,实现“六保”,还是把就业放在之首。去年出台的有关就业的政策举措,不仅没有调退,还有所增加。李克强强调,通过经济稳定恢复增长,会带动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更多的就业岗位会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就业对一个国家、对一个家庭可以说都是天大的事。”谈到就业,总理的这句话让人动容。就业不仅是劳动者生存的经济基础,也是其融入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前提,因此就业从来都是最大的民生。
只有始终把就业视为最大的民生,也才会以临深履薄之心,对变化中的就业形势保持一份清醒。“今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要为两亿七八千万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李克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各种数据如数家珍,正因为就业问题一直是这个大国总理的最大牵挂。
就业压力很大是事实,但只要把它当作一个“天大的事”,并辅之以各种有力的措施,实现稳就业的目标完全可以期待。
当下疫情对市场的冲击还没有中断,难免会对今年的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但也要看到,很多利好因素正在发生作用。一方面,经济基本面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由此产生的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只会日趋旺盛;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中的“就近城镇化”现象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在家乡附近就业,数字经济的发展则推动着新业态不断涌现,产生了不少全新的就业方式。数据显示,2020年,仅微信生态衍生的就业机会就超过3600万。
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对市场变化洞烛机先,就能找到“稳就业”的重点和难点,并循序推进。
众所周知,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还是要靠发展,只有把发展蛋糕做大,才能把就业蛋糕做大,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不足以支撑充分的就业。因此,必须加强经济政策和就业政策协调,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尤其是激发企业的活力对于促进就业至关重要。所以李克强强调:“就业还是要让市场来唱主角,也就是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
显然,未来如何继续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是“稳就业”工作的重点。而要做好增量,则需要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李克强透露:“现在中国的灵活就业正在兴起,已经涉及到两亿多人。”这么大的群体如果能够稳岗,如果有更多的人通过灵活就业找到工作并实现自我价值,无疑是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贡献。
但要让灵活就业市场健康发展,目前也存在着一些瓶颈。两会期间,外卖小哥“裸奔”的问题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中国社科院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注册外卖骑手人数已达600万,但受访外卖骑手六成以上没有社保……一个已经发展多年、从业人员如此庞大的行业,至今存在着巨大的劳动合同真空,从业者社会权益得不到维护,这样的行业生态肯定难称正常。
权益“裸奔”的灵活就业者受到了总理的关注。在记者会上,李克强说:“有的人一人打几份工,很辛苦,所以我们应该给他社保补贴,特别是要用机制性的办法来解决可能出现的职业伤害问题,给他们提供基本的权益保障。”
稳就业,市场唱主角才有效率,但在某些问题上政府又责无旁贷。提供公益性岗位,对困难群体就业进行托底帮扶是其一,而针对就业形势的新变局,用机制性的办法解决灵活就业者可能遭遇的职业伤害,政府同样需要担起这个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