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为老人优先安排下铺,体现了科技的温度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刘远举 03-13 02:25

  街谈

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为了方便老年人顺利出行推出了一系列暖心举措:部分车站设置了爱心窗口,可优先为老年旅客办理现金购票、改签等业务;铁路12306对网络售票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在票量充足的情况下,能自动识别60岁以上的老年旅客并优先安排下铺。

卧铺火车的铺位存在不确定性,老人有时候也会被分到上铺。对年轻人来说,上下很容易的甚至觉得不受干扰的上铺,对老人来说却并不容易。老人购票时被分配到上铺,往往会临时与其他顾客商量,寻求换到下铺。这个需求通常都会被慷慨地答应,但如果铁总公司能够以制度化的方式将之确立下来,让老人不再心怀忐忑地去求人,当然是一件好事。

当下,中国正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根据南开大学老龄化研究中心的数据,2022-2035年,老年人口总量预计将从2.7亿扩大到4.2亿。同时,相关人士预测,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2030年将达到25%,2050年或达到35%。

互联网改造着我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方式日新月异,产生了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的问题。老人无法出示健康码,被拒绝进站;94岁老人被抬到银行做人脸识别;老人不会使用电子支付交不了医保、老人无法使用网络挂号等新闻频频出现,引发社会关注。

针对这个现象,2020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对社会关切的老人数字化障碍问题,做出了回应。

方案发布之后,各个部委也行动起来,推出了具体的落实措施。比如,交通部组织召开平台公司座谈会,研究便利老年人打车出行有关工作,开通“一键叫车”,还为老年人提供优先派单服务。铁总公司对老人的优待措施,应是此轮适老化改造中的相应措施。

不管是网约车优先给老人派单,让老人在寒风酷暑中少等待一会,还是铁总利用现代技术,识别老人,为其安排下铺,其实都是尊老传统在技术领域、算法领域的体现,是传统的延伸。所谓算法的温度,大概就是如此。

其实,技术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在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中,存在很多不便于老人的情况,信息技术发挥好了,可以实实在在地帮助到老人。比如,主流手机都有老人模式,很多大众性的APP也有针对老人的代付、代订等功能,而此次铁总公司的措施,也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老人,还有视力障碍人士、听力障碍人士、肢体障碍人士也急需技术的帮助。希望铁总公司的相关优待措施,也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残疾人做出一系列改进。同时,也希望中国的互联网大公司,能在做自己的产品的时候,考虑到这些弱势群体。 □刘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