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南都专访《新神榜:哪吒重生》导演、铁风扇动画工作室团队

如果都没人去冒险的话整个国漫行业怎能进步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许晓蕾 03-13 02:25

《新神榜:哪吒重生》部分镜头致敬了经典动画作品《哪吒闹海》。

《新神榜:哪吒重生》导演赵霁表示“新封神”系列正在打造。

《新神榜:哪吒重生》人物服饰、动作设计手稿。

《新神榜:哪吒重生》人物服饰、动作设计手稿。

《新神榜:哪吒重生》人物服饰、动作设计手稿。

《新神榜:哪吒重生》人物服饰、动作设计手稿。

2019年暑假,一部名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国漫一举拿下50.36亿元的票房,强势占据着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榜的第一位。这个大喊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也使得国漫在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开始了新一轮的沸腾。在被称为“史上最强春节档”的2021年春节档中,有两部是国漫作品——《新神榜:哪吒重生》《熊出没·狂野大陆》,分别取得了4.28亿和5.75亿的票房。这个成绩看起来还算不错,但对于高成本制作的《新神榜:哪吒重生》来说,这个票房能否回本,还是个未知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断层第一似乎也给人们提了个醒,虽然“国漫崛起”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但前路仍漫漫。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 黄诗韵

由赵霁执导的,杨天翔、张赫、宣晓鸣等人参与配音的动画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于2021年2月12日在中国上映。它讲述了哪吒自刎三千年后重生为东海市酷爱机车的热血青年李云祥,但是无法逃脱宿命,人神并肩作战的故事。

这是追光动画的又一力作,也是新封神系列的开篇之作。四年磨一剑,《新神榜:哪吒重生》给影迷们呈现了另类的国漫风格。解构耳熟能详的人物、融合朋克的美学风格、尝试让人意想不到的设定,让人直呼过瘾。不过,置身于“史上最强春节档”的竞争,《新神榜:哪吒重生》也遭遇了排片少、票房低的问题。导演赵霁也在微博表示,“为哪吒重生操碎了心”。

近日,《新神榜:哪吒重生》的导演赵霁接受了南方都市报的专访,讲述了他与哪吒、与新神榜以及与国漫的故事。

  《新神榜:哪吒重生》导演:哪吒可以演绎多个版本,希望都能找到自己的观众

  创作哪吒新形象

“每一代人心中都有属于他们那代人的哪吒”

南方都市报:《新神榜:哪吒重生》是新封神系列的首部作品,为什么会选择哪吒这个人物作为首个主角?

赵霁:创作首先源于初心,源于热爱,我们对这样的经典角色有很深的感情,哪吒不仅家喻户晓,而且从《哪吒闹海》到《哪吒传奇》,我们发现每一代中国人心目中都有属于他们那代人的哪吒。当我们有机会用现代的语境、用当下年轻的视角去讲一个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神话英雄故事的时候,第一个就想到了哪吒。

南都:《新神榜:哪吒重生》里的场景都有着明显的蒸汽朋克风格,这种风格在国漫作品中是比较少的,当时这样设计的用意是什么呢?

赵霁:哪吒是我心目中最朋克的中国神话英雄,他叛逆、有个性、不服输、不认命,我们想要把他的这些特点在《新神榜:哪吒重生》里展现出来,而朋克无疑是非常合适的。刚开始很多人在质疑,中国没有朋克,你拿朋克来中国干什么?中国确实没有朋克这个词,但是中国一直也不缺朋克的行为和朋克的精神,朋克是停留在精神和行为层面的。有了这种理解,我们尽量把我们想要的风格呈现给大家。

南都:《新神榜:哪吒重生》这部作品,很多人都说特效很不错。你们在创作过程中最困难的是什么?

赵霁:我们其实是在和《白蛇:缘起》同步去做的前期,但是这个片子的技术难度比《白蛇:缘起》难很多,它最困难的是如何打造一个让观众觉得可信的世界,以及一个既保留哪吒的特点又跟以往不一样的新哪吒。一个神仙活到现在的事情谁也没有做过,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做反复的讨论和验证,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个点上花了我们非常多的时间去反复尝试,甚至做了一些实际的测试和实验。

南都:《哪吒之魔童降世》在2019年大火,因此《新神榜:哪吒重生》难免会被观众跟它进行对比,那它的上映在当时有给你们的工作造成什么影响吗?会不会担心观众觉得哪吒被过度消费?

赵霁:《魔童》上映时,我特别替他们高兴,中国动画是个很小的圈子,大家都是互相鼓励的。但渐渐的很多人都来问,你们的哪吒还继续做吗?你们的票房能超过他们吗?我们管那两个月的时间叫“魔童阵痛期”。后来我想明白了,其实我们做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然后,我也不认为哪吒被过度消费了。你看好莱坞,《蜘蛛侠》《蝙蝠侠》都拍了很多版本,也没人跳出来说过度消费。我希望这个全新的哪吒能够找到属于他的观众,这是我最开始的一个初心。

  打造新封神系列

“给哪吒的每一张电影票都是其一砖一瓦”

南都:为什么会想打造“新封神”这个系列呢?

赵霁:我自己一直都有一个遗憾,就是我们看了那么多的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里其实也有那些超级英雄式的神话人物,却较少有人去深度挖掘和创新。中国的神话体系非常庞大,光是封神榜上就有365个神仙,已经很复杂了,这个体量的文化储备是足够形成系列的,所以当我们做这个选题之后,很容易就想到是不是可以把这个东西扩大一下。

南都:新封神系列也被认为是在构建一个“新封神宇宙”,这个系列将如何构建完整世界观的中国神话英雄故事?这个应该需要庞大的投资吧?

赵霁:因为《新神榜:哪吒重生》讲的是三千年之后的事,在打造这个世界观的时候,就会想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其实我们把整个三千年经历了哪些变化,整个架空的时间线会发生什么故事都整理了一份年表,《新神榜:哪吒重生》只是系列的第一部,我们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后继项目像《新神榜:杨戬》,已经不止一部在开发过程中了。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封神系列不是一下子就全部做出来的,我们会慢慢拓展这个新世界的版图,让更多中国神话英雄登场。追光目前的模式是把前面项目的收益投入到后继的项目当中,当初《新神榜:哪吒重生》也是一直在前期,直到《白蛇:缘起》做完上映挣到一些钱了,我们才敢大着胆子和老板说,我们需要人来做新哪吒。而现在,大家给哪吒的每一张电影票都会成为我们做杨戬的动力,成为《新神榜:杨戬》的一砖一瓦。

  创新肯定有风险

“国漫行业还在起步阶段,大家的意见已经看到了”

南都:近些年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国漫作品,但是很多都得到了“特效很棒,剧情一般”的评价。《新神榜:哪吒重生》也有类似问题,您如何看这个评价?

赵霁:这部电影的视觉风格在CG技术上来说是非常花钱的,现在正片部分是109分钟,之前还做过一版大概是125分钟的版本,但因为我们是按帧算钱的,一秒24帧,每一帧都是钱,所以后面做了很多的取舍。再加上这确实也是新封神系列的第一部,希望多铺放一些跟后面的故事相关的线索,而没有具体展开。

南都:您曾提到,三亿元的票房对于电影回本是远远不够的。您觉得因为创新而要承担这样的风险,值得吗?

赵霁:我希望每一部作品,都能让大家看到一些没见过、没想到的东西,我们也清楚创新肯定是有风险的,但是如果都没有人去冒风险的话,整个国漫行业也不一定能进步。大家的反馈和意见我们也都有看到,会在后面的项目中给大家带来更多惊喜。

南都:您觉得中国的动画电影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未来的路应该如何走?

赵霁:国漫还处在起步阶段,中国动画人需要继续努力,但也希望外界能提供更好的土壤。我们小时候管动画叫动画片,感觉就是给孩子看的,在英文里叫“卡通”。但动画电影则是用动画的手法来做的长篇电影。动画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可以用来拍合家欢,也可以拍其他类型。其实前两年中国有一部动画电影叫《大世界》,就是犯罪题材。我希望大家能越来越多接受动画电影也可以是给成人观众看的这件事。

  广州幕后制作团队

  铁风扇动画工作室: 

未来关键要加强动画人才的培育

值得关注的是,《新神榜:哪吒重生》的幕后制作团队中有一支来自广州的CG动画制作团队——铁风扇动画工作室。工作室由咏声动漫投资设立,致力于打造国内顶尖的CG动画技术服务团队。他们在《新神榜:哪吒重生》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又是怎么看国漫电影未来的发展呢?南都记者采访了铁风扇动画工作室项目负责人李龙龙和咏声动漫副总裁兼总导演陆锦明。

南方都市报:铁风扇工作室在《新神榜:哪吒重生》镜头制作的难点在哪里?在制作过程中如何克服这些难关?

李龙龙:这次制作的难点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动画师对于动画角色的揣摩要到位。例如,“水”是《新神榜:哪吒重生》重要元素之一,人物角色的设计上要体现他们对“水”的渴望、需求,所以要求动画师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镜头内容进行人物设计,包括动作、微表情、节奏动态等人物形态都需要符合人设,从而配合场景以及剧情的走向。

第二点是细节控制要拿捏精准。因为导演是一个“细节控”,所以我们需要对人物的动作、表情制作得细致入微,例如人物要表现生气的状态,“恼羞成怒”“气急败坏”“怒气冲冲”“满腔怒火”等不同程度的“愤怒”,动画师都需要拿捏好人物的微表情,符合剧情需要。

南都:与以往做过的动画相比,铁风扇工作室在《新神榜:哪吒重生》中有什么创新的地方呢?

李龙龙:铁风扇以往参与的动画项目多数偏向欧美风格,《新神榜:哪吒重生》对我们来说相对要写实很多。我们拥有强大的RnD团队并自主开发了动画制作流程管理系统“IN”,得益于更高效的协同方式和更轻松的创意氛围,我们摸索出一套能快速匹配项目风格的动画制作方法,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效率,顺利完成了这次高质量的动画制作。

南都:目前国漫的动画技术居于世界什么水平?存在的困境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陆锦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漫“出圈”,这说明了国漫水平正在稳步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国漫的动画技术与世界顶尖动画技术相比,还存在提升空间。而国漫的困境我认为主要在于,目前国内动画制作的工业化水平还不是很高,例如动画制作软件的缺乏、大型综合型的动画影视企业并不多,这都成为制约动画制作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咏声动漫在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视动画制作的工业化提速,成立“制作引擎”铁风扇动画工作室,通过自主研发动画制作管理流程系统以及大量动画制作工具来为动画制作提质增效,从而突破制约为产业赋能。在未来,我认为我们关键要加强动画人才的培育,包括从故事挖掘创作、动画制作、流程管理、输出表达等多个环节都需要优质的、创新型的动画人才,凭借着人才、技术和故事,我们才能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创造更多的国漫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