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新冠疫苗后被动物咬伤 可不间隔打狂犬病疫苗
我国新冠疫苗已接种6498万人次,已有17款新冠疫苗进入临床阶段

3月14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街道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医护人员为社区老年人接种。 新华社发
3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有关情况。截至3月14日,新冠疫苗接种已达6498万人次。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原则的前提下,未来如何提高接种率形成免疫屏障?接种新冠疫苗后能否接种其他疫苗?
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原则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介绍,截至3月14日,共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498万人次。目前正在按照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和其他人群依序推进的原则组织实施接种,稳步提高新冠病毒疫苗人群覆盖率。
他表示,当前各地接种工作以目标人群为主,大多涉及重点行业和重点场所,主要依托所在单位组织集中接种。若个别目标人群因个人原因没能参与集中接种,还可就近到所在地接种单位补种,但要提前与接种单位联系或个人根据当地要求提前预约。
“大家如果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有疑问,可以通过线上或者电话咨询的方式,询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接种单位。”他说。
谈及疫苗接种率,李斌强调,中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基本原则是“知情、同意、自愿”。他表示,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公众接种意愿主要受疫情防控、信息发布等影响。
他表示,中国的疫情总体平稳,部分公众认为感染风险比较低,暂时不需要接种疫苗来增加保护力。同时,新冠病毒疫苗属于新上市疫苗,部分公众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关于疫苗使用效果的信息再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最好办法
李斌表示,国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仍然存在疫情输入和局部流行风险,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如果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就都有患病可能,部分人群患病后可能比较严重。
“所以,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他介绍,通过接种疫苗能够对个体进行有效保护,对人群也是能形成有效保护,接种疫苗能够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亡率。
同时,接种疫苗的人群越多,拥有免疫力的人就越多,这样就能够有效控制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既起到了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保护他人、保护整个人群的作用。
李斌表示,随着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全面开展,希望更多公众积极参与预防接种工作。“下一步,还将有力推进接种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疫苗接种水平。”他称。
此外,在疫苗批签发方面,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司司长袁林介绍,目前包括国家级的药品检验机构在内,北京、湖北、广东等省级药品检验机构已经完全具备了新冠病毒疫苗的检验和批签发能力。
“同时我们还在积极推进其他相关省级药品检验机构的能力建设,预计不久还有十几个省级检验机构陆续具备疫苗检验和批签发能力,不断适应和满足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批签发检验需求。”他说。
接种流感或新冠疫苗后,建议暂缓献血至少28天
接种新冠疫苗后能否接种其他疫苗?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专家组研究论证后建议,通常情况下,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接种要间隔至少两周以上。但在特殊情况,如被动物咬伤或出现外伤,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或破伤风疫苗时,可以不考虑间隔,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或者破伤风疫苗。
去年末,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显示,曾接受流感或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人,建议暂缓献血,暂缓时间为完成接种后至少28天。
此外,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局长常继乐表示,按照现行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根据接种疫苗的不同类型暂缓献血时间从24小时到4周不等。前期为保障献血者和疫苗接种者安全,组织有关专家研判,并参考国际做法,对接种疫苗后暂缓献血时间进行规定。
他介绍,随着全球疫苗接种工作开展,国际上陆续更新发布疫苗接种后献血间隔时间。本着科学审慎的原则,已组织专家研究,确定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暂缓献血时间。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启动以后,我们加强了血液库存监测和调度工作,实施日监测日报告制度。”他表示,目前,全国血液库存在安全线以上,供应平稳,基本满足临床用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