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打哪种新冠疫苗更好 单针和双针如何选择

有关主管部门和业内权威专家帮你做选择题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综合 03-19 01:10

当前,海外疫情依然严峻,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选择上,不少民众遇到了“选择的烦恼”:要不要打疫苗?打哪个品种的疫苗更好?单针和双针如何选择?对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主管部门和业内权威专家。

哪个品种更好?

两种技术路线的疫苗各有特色  

目前,我国已有4款新冠病毒疫苗经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按技术路线划分,有两大类:一是灭活疫苗,包括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生产的3款灭活疫苗;二是腺病毒载体疫苗,为天津康希诺公司生产的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

国家卫健委有关主管部门表示,无论采用何种技术路线,只要是国家已经正式附条件批准上市的疫苗,其安全性、有效性都是有一定数据做支撑的,潜在收益或已知收益大于潜在风险或者已知风险,公众可放心选用。

业内专家介绍,两种技术路线的新冠病毒疫苗各有特色。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邵一鸣介绍,灭活疫苗就是把新冠病毒培养扩增后加以杀灭,然后把灭活病毒颗粒注射到人体中,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因为灭活时会破坏部分病毒表面的蛋白抗原,疫苗的免疫原性比活病毒有所降低,多采用双针或三针注射的方法。初针诱导记忆细胞,再次注射通过激发记忆反应,来指数级增强总体免疫反应。

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介绍,灭活疫苗主要特点是疫苗成分与天然病毒结构比较接近,通常免疫应答也比较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这种疫苗比较稳定,在2至8摄氏度的储运条件下可长期保存两到三年。

而腺病毒载体疫苗好比一辆搭载着“新冠病毒抗原基因”货物的汽车。送抵人体细胞内后,“新冠病毒抗原基因”既不会自我复制,也没有致病能力,却能表达出新冠病毒的蛋白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王军志介绍,我国自主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采取“5型腺病毒”作为载体,导入“新冠病毒抗原基因”,不仅能够诱导很好的中和抗体产生,还可诱导增强细胞免疫。目前批准的免疫程序为单针接种。

单针和双针如何选?

有紧急任务要前往疫区 单针更适合

邵一鸣表示,对于有临时或紧急任务需要前往疫区、却没有足够时间等待的人群,更适合注射单针腺病毒载体疫苗。

此外,单针腺病毒载体疫苗还有以下好处:一是,单针接种即完成了全程免疫,避免了因路途遥远、工作繁忙或疫苗匮乏打不上第二针造成的免疫脱落,保障了高疫苗接种率;二是,单针注射总体成本较低,成本效益比更高。三是,在当前全球疫苗产能不足的情况下,单针疫苗可接种双倍人群,提高了疫苗的可及性。

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邵一鸣提示,单针腺病毒载体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强度一般弱于两针疫苗。因为这类疫苗再次接种时,人体主要产生针对“汽车”——腺病毒载体,而不是“货物”——“新冠病毒抗原基因”的记忆反应。这类单针疫苗在预防早期的流行病毒时没问题,换成后期突变病毒时,保护效率大多会下降。所以,选择疫苗时,要根据需保护人群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地流行病毒的最新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判断和科学决策。

  问答

什么情况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答:有以下任一情况,是不能接种新冠疫苗的:

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  患急性疾病  处于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

正在发热  孕妇  (具体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接种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受种者应注意并配合做好以下事项:

接种前,应提前了解新冠疾病、新冠疫苗相关知识及接种流程

接种时,需携带相关证件(身份证、护照等),并根据当地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

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没有异常情况才可以离开;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接种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要酗酒或暴饮暴食;如果出现轻度不适,不必担心,这些反应一般2-3天内会自动消失。但出现发热不退或持续不适,应及时就医,并报告接种单位。

  两种技术路线疫苗区别

  灭活疫苗

把新冠病毒培养扩增后加以杀灭,然后把灭活病毒颗粒注射到人体中,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因为灭活时会破坏部分病毒表面的蛋白抗原,疫苗的免疫原性比活病毒有所降低,多采用双针或三针注射的方法。

  腺病毒载体疫苗

好比一辆搭载着“新冠病毒抗原基因”货物的汽车,送抵人体细胞内后,“新冠病毒抗原基因”既不会自我复制,也没有致病能力,却能表达出新冠病毒的蛋白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怎么选

对于有临时或紧急任务需要前往疫区、却没有足够时间等待的人群,更适合注射单针腺病毒载体疫苗。

  综合新华社 南方+ 广东卫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