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内部“洗脑”话术流出,南都记者调查揭秘“财商课”陷阱

教财商还是测智商?“十倍学堂”种种乱象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熊润淼 03-23 01:40

8888元就能成为终身会员,永久学习理财。但付费不到48小时,他们却被踢出群聊。想索要发票及合同退款,所谓的班主任却失联了。近期,南都记者接到报料称,不少学员花费数千元报名了一家名为“十倍学堂”的财商教育机构的进阶课程,但却遭遇课程断更、退费难问题。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十倍学堂还存在单方面修改合同,鼓动大学生用花呗购买课程等行为。南都记者获得的多份员工内部工作手册还显示,刻意回避发票、合同问题,用“水军”假扮学员,让内部员工当“托”,复制粘贴群发特定话术对学员进行诱导营销等,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陷阱。

频繁更换马甲 课程断更 老师失联

来自沈阳的Eva诉称,其于去年10月初花7999元购买了“十倍学堂”金卡会员,至今退款无果。她对南都记者回忆称,“进阶课程比小白课程还要水,而且从去年年底就开始断更,与承诺的教学质量严重不符。群里的金卡会员越来越少,因为一旦吐槽课程质量不行,就会被群里的管理员踢出群聊。最后老师连私聊都不回复了,一直处于失联状态”。

Eva述称,“进维权群后发现,我交的是7999元的学费,有的人是3999元,有的人是8888元。价格参差不齐,但课程却是一模一样的”。

另据多位学员反映,去年4月份报名的学员,进入的是“金卡100期私教班”。到10月初Eva报名时,已经是第1002期。到2021年初,则已经发展为第2033期。南都记者注意到,目前已经有两个维权微信群,至少有近1000人正在等待后续进展。截至2021年3月17日,北京维创企业有限公司员工已集体退出金卡群,大部分失联。而有媒体实地走访北京维创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5号院5号楼17层1703号的办公地,已经人去楼空。

这些维权者所述遭遇基本相似:先支付1元-9.9元不等金额加入“小白理财训练营”,后在老师极力推荐下,购买3000元-8888元不等的付费课程。在付费加入高价课程微信群后,课程质量相比小白课程下降了很多,课程也中断不再更新;培训老师或消极应对,或不打招呼就离职。有学员对教学服务提出质疑或要求退款,往往会被踢出群聊。随后则是协商退款不回应,或承诺退款不兑现。为讨回公道,有学员已向法院起诉维创公司,但尚无更多进展。

根据这些学员提供的课程群截图和交易记录,南都记者发现,这个线上理财课至少有“十倍学堂”“iBanker学堂”“慧财学堂”三个马甲,不同时期名字不同。根据天眼查显示,“十倍学堂”(后更名“iBanker学堂”“慧财学堂”),运营主体是北京维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维创”),学员交费的收款公司则是深圳十倍教育培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倍教育公司”)。资料显示,两家公司的实控人都是张晋帆,而在宣传文案中出现的课程导师崔勇,也是维创公司的董事之一。

不仅机构有马甲,有学员向南都记者反映,理财课老师也在频繁更换马甲。一位曹姓老师,微信号未变,却更换了三次头像和名称,最后该曹姓老师也“失联”了。

“都是精心制造的骗局”,受访学员们感叹。在随后几个月的维权过程中,他们才明白,这些所谓的班主任老师,其实都是“销售顾问”。而群里看似活跃的学员、认真完成作业的学员、声称已经报班的学员等等,都是工作人员假扮的。每天班主任老师定时发送给学员那些嘘寒问暖的话语,制造焦虑的敦促,都是固定的销售话术。

课程群水军不少于40人,至少有18种人设

“其实每个小白理财训练营里都有大量水军,各司其职”,一位已从北京维创离职的老师这样爆料称。其提供的一份名为《12天运营注意事项》的员工手册内容显示,“群里水军人数不低于40人,感悟每天不低于30条。每个水军保持独立人设,晚课互动每一次提问回答人数不低于15人”。

《12天运营注意事项》显示,十倍学堂设计了18种人设的水军,角色身份包括认真学习的、群内特别活跃的A人设,律师D,小白E,被骗过的、投资亏钱的H人设,没时间的人K,已退休、有资金、学习能力还可以的M人设,比较谨慎、怕被骗的N人设等,几乎涵盖了各类职业、各年龄层次和各种性格的人群,极具迷惑性。

该手册还要求,“重在执行SOP、准时准点发送SOP、保持老师准时准点人设”。为了增加这些水军的真实性,还对头像、个性签名、地址和在群里的备注名称等细节处进行了严格要求。每一种人设的任务也不同,都有不同的SOP任务。其中特别强调,“日常发送速度不要过快。发送过程中有学员问题,先回答下,不要让用户感觉是机器人”。这里所说的SOP是“标准作业程序”的缩写。该老师解释称,这些员工手册的内容都是所谓SOP,所有老师都必须按标准进行这些动作。

群发话术制造焦虑,鼓动大学生负债投资

南都记者从另一位被拖欠工资的前员工处获取了《六天SOP》《9天SOP》《万能回复》《慧财-追单》《慧财-付费后SOP》等十余份内部员工手册。这些文件实际上就是一套内部营销话术文档,供担任“班主任”的销售顾问复制粘贴群发给各位学员。

南都记者注意到,其中提到第一天开营前,要“制造焦虑”“提升兴趣”。第二天早上晒基金收益,告诉学员“这是老师其中之一基金的收益,是银行理财的X倍”,实际上分享的图片都是同一张收益超60%的图。第二天下午给每个人推荐优质基金,列出具体代码与份数,要求同学尝试买一点,买完截图反馈。第三天包装崔勇的权威导师形象,在文案中,直接谈及“炒房”。在后面几天的私聊话术中,还出现了“制造危机私聊”“私聊晒收益图”等销售顾问们需要完成的SOP(即标准作业流程)。

除了这些固定话术外,身为“班主任”的销售顾问们还根据用户年龄层次的不同,选择不同诱导方式。如,一位正在读大学二年级的学员向南都记者反映称,他的“海洋老师”就在他多次表示“没有钱买金卡课程”的情况下,反复推荐其使用花呗分期购买课程。还贴心地为其算了一笔账,认为该同学有能力还得起花呗,以此为由劝其购买金卡课程。同时,以另一位大学生投资获得了高收益为案例,诱导该同学在负债的情况下进入市场投资,也并未考虑其财务状况可能带来的风险。

公开引导学员跟投,违规推荐基金

和其他财商课机构一样,十倍学堂的课程安排中也有基金实操课一项。而受访学员反馈,十倍学堂老师从小白课堂开始,就要求对基金投资一窍不通的小白投资者尝试购买基金。并未考虑学员的风险偏好是否适合投资基金,适合投资哪一类基金,只是统一推荐“无脑”定投。

Eva对南都记者回忆称,“付钱进阶课之后会领着实操,说开始不会的时候跟着买基金就行”。据其提供的十倍学堂《定投策略指导》文件显示,该文档清楚公布了具体基金代码、选择原因、定投策略和注意事项,甚至还附上了在某平台购买基金的具体流程,实质性给出了投资方案与建议。据学员讲述,由于课程中的“投资导师”表示“可以跟着买”,很多学员都跟着买入了这几只基金。

张豪律师认为,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第二条“基金销售机构是指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或者其派出机构注册,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机构。未经注册,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基金销售业务”,如十倍学堂未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不得从事相关基金宣传推介、销售办理等行为。而经南都记者查证,十倍学堂运营主体及关联公司均未取得相关资质。

员工手册严禁对学员宣传发票及合同事宜

学员退款遭遇的第一大问题是索要发票和合同难。学员涂女士表示,付款前没有签订任何合同。付款后私信班主任老师,对方称可以将协议、发票发送给她。她告诉南都记者,在其坚持不懈的投诉下,终于收到了7999元学费的发票,但是发票的类目是“咨询费”。

涂女士认为,发票类目写为“咨询费”,实际上干的是教育培训的业务,这存在名不符实之嫌。她同时认为,该公司并不具备金融教育培训的资质。南都记者查询工商信息发现,维创公司只具有“教育咨询”业务执照,不过十倍教育培训公司的经营范围内包括了“教育培训”。对此,有业内律师认为,针对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的线上培训机构,我国暂未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予以规制。类似“金融行业专业知识培训”这种“在线职业技巧培训的机构”,更多的属于“知识付费”范畴,因此是否超越经营范围值得商榷。

涂女士还向南都记者爆料称,用户都需要私聊才能索要发票,但也不一定能要到。南都记者在一份名为《慧财 付费后SOP(更新中)》的文档中发现,十倍学堂对于销售顾问(即所谓班主任老师)处理发票与合同的要求为,“付费用户或意向用户私聊询问和索要发票与合同时答复可以开发票,但严禁销售顾问在小白营班群对开发票进行主动引导和宣传。在没有用户询问的情况下,不允许直接在小白营班群宣传承诺发票和合同”。

对此,前述律师向南都记者分析称,“此举可能是为了省下税钱,因为开发票是要缴税的”。

合同前后不一,律师称单方面修改合同无效

不同学员提供的合同显示,十倍学堂在后期单方面修改了合同,且存在多个不同版本,特别是对于退款政策的描述存在很大差异。从48小时内全额退款,变成48小时内退款50%,最后变成24小时内退款50%。

学员提供的截图可见,付费购买课程前,销售人员在微信群内以文字形式承诺:“开课2日内认为价值低于价格全额退费”。涂女士于2020年11月拿到的合同显示,“付款超过2日未超14日退款50%”。而南都记者于2021年3月19日查询到的合同则显示,“用户在购买完课程后的二十四小时内申请退款的,我方将退还购课费用的百分之五十(50%);购买课程超过二十四小时但在十四个自然日以内申请退款的,我方将退还购课费用的百分之十(10%);购买课程超出十四个自然日后申请退款的,我方将不退还购课费用”。

同时,南都记者采访的学员均表示,付款前并未以任何形式签订协议,没有“点击付款前可以查看的合同”,是直接扫花呗支付二维码进行的付款。对此,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互联网法律部副主任张豪对南都记者表示,十倍学堂的工作人员在销售时明确向消费者承诺“开课前认为价值低于价格的可以全额退费”,消费者同意并付款后这个承诺就成了合同的有效条款。十倍学堂未向消费者提供书面合同不影响合同的成立。

对于消费者随后获得的合同与最新合同前后不一的现象,张豪律师表示,之后十倍学堂提供的合同单方面更改先前与消费者约定的内容,违反其先前作出的承诺,是违约行为。由于合同的成立并生效需要双方认可,新的合同未经消费者认可,因此并不成立。

同时,南都记者发现,在这份最新合同的“协议范围”一款中,该公司写道:“您已充分知悉并同意,我方有权通过公告方式对本协议内容进行单方面变更,而无需另行单独通知您”。张豪律师认为,“即便这个合同成立,上述这些条款也属于《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的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应当被认定为无效”。

事后维权难,消费者需注意事前预防

涂女士向南都记者表示,她已经向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北京12345服务热线、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工商所等部门反映情况,但均未得到任何处理结果。去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公开的数据显示,该局收到针对维创公司的投诉数量已有308件,但投诉解决数为0件。

南都记者查阅天眼查公开资料获悉,维创公司因涉及多起劳动合同、服务合同纠纷已处于“较高”的风险评级。2020年12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南山局曾对十倍教育公司作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经营异常公示。同月,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在《关于谨慎选择教育培训机构的消费提示》中点名批评过北京维创。此外,有该公司前员工向记者反映,公司已拖欠工资,联系不上老板。学员们据此判断,该公司已有跑路的风险。

据涂女士表示,一位郭姓老师承诺给她退款,并向她索要了银行卡账号,但后续一个月内退款都毫无进展,最后还拉黑了她的微信。而其他受访学员的遭遇也大致如此。

微信中的承诺退款等聊天记录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张豪律师认为,要看承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如果十倍学堂承诺的内容明确具体,可以构成合同法意义上的“要约”,消费者认可后,聊天记录的内容就应当被作为合同的一部分。十倍学堂对于退款的承诺是比较清楚的,应当具有法律效力。至于是否可以被法院等有权机关认可,要看聊天记录的完整性以及是否有其它证据可以相印证。

他还提醒消费者,事发后再维权比较困难,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事前的预防更为有效。在大额消费前要对商家进行一定的了解,比如查看商家是否存在正规实体或线上店铺,搜索该商家是否存在负面舆情,是否存在违规记录,通过一些公开渠道查看商家被投诉情况等。在付款前也一定要求与商家签订合同,对于没有实体或网络店铺,只能通过微信群运营并扫码支付的商家要尤为谨慎。

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也提示消费者称,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须注意,要签订正式合同,查看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所有内容。如签订的合同为格式合同,务必仔细查看合同中关于如何退费、培训地点时间变更、培训是否达到效果等重要条款的规定,谨防不公平格式条款。

采写:南都记者 熊润淼

(应受访者要求,文内Eva、涂女士等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