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五年复合增长率25%!2021年可售货值超9600亿

碧桂园“如虎添翼” 科技驱动发展成果初显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艳玲 03-26 01:40

在业绩发布会上,碧桂园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公司有信心未来三年每年录得10%以上的权益销售额增长,并保持各项经营指标同步增长。”在碧桂园2020年报发布会上,总裁莫斌表示。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碧桂园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额约5706.6亿元,同比增长3.3%,权益销售面积67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销售业绩再创新高。与此同时,其负债总额和融资成本持续下降,财务稳健性进一步增强。

莫斌同时表示,有信心建筑机器人和机器人餐厅,在明年全面实现盈利。“新业务一定会成功,而它们的成功一定会给股东和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回报。”

五年复合增长率25%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碧桂园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5706.6亿元,同比增长3.3%;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67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销售业绩再创新高。统计显示,2016年至2020年期间,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复合增长率达到25%。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碧桂园连续多年位居行业龙头地位。

尽管受年初疫情影响部分项目进度有所放缓,2020年碧桂园仍实现总收入4629亿元,毛利约1009亿元,净利润约541亿元,表现不俗。

从最新的销售表现来看,2021年开年以来,随着疫情负面影响逐渐退去,此前积累的购房需求逐步释放,房地产市场表现优异。今年1-2月,碧桂园累计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868.6亿元,同比增长61.33%。2月单月,碧桂园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465.5亿元,同比增长122.52%。十强房企中,碧桂园是唯一实现2月环比增长的企业,增幅为15.45%。

财务稳健,自身造血功能强劲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碧桂园有息负债总额从3696亿元下降至3265亿元,同比下降11.7%,期末平均融资成本仅5.56%,同比下降78个基点,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净负债率55.6%,连续多年保持净负债率低于70%,这在国内地产企业中并不多见。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0年这一指标的百强房企均值为94.6%,碧桂园远低于行业均值。

截至2020年底,碧桂园可动用现金余额达1836亿元,资金保障能力良好。另外,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笼约5193亿元,权益回款率达到91%,已连续5年高于90%。

针对“三道红线”,碧桂园管理层表示,维持正常的规模,按照计划逐步改变,有信心在2023年6月30日前达标变绿。

2021年可售货值超9600亿

“碧桂园用了近3年时间,认真做了一件事,就是竞争力的提升。”总裁莫斌表示,伴随土地红利和金融红利的消失,谁竞争力越强,市场占有率就越大。

截至2020年底,碧桂园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总数为2958个,布局广泛性居行业之首。国内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75万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货值约5000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2.25万亿元,以此前权益销售额为基数,可强力支撑未来3.5年以上的发展。

碧桂园通过多元化拿地策略,获取高质量土地,权益比也逐年提升,2020年新获取权益比已达到88%。碧桂园预计,2021年新推权益货量约7000亿元以上,加上12月底带入的约2600亿货量,全年权益可售货量约9600亿元以上。全年可售资源充足,预计全年去化率不低于65%。

总裁莫斌还认为,“十四五”期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在“房住不炒”主基调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外部环境对碧桂园是最大的利好。

科技驱动发展成果初显

紧跟国家政策方向,碧桂园重点布局高科技地产生态链。在地产开发方面,通过博智林机器人进行智慧施工,打造智能建造体系。数据显示,碧桂园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46款,其中18款建筑机器人已投入商业化应用。截至2021年2月,博智林机器人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达80万㎡。 

在餐饮零售方面,依托地产主业巨大的业主资源,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产品,通过碧优选销售,同时为中央厨房提供原材料,由机器人餐厅将成品食物传递给消费者,实现从源头到终端全覆盖。目前机器人餐厅共有80家门店在运营,分布在大湾区九大城市,共投放单机设备583台,遍布10多个省市。 

碧桂园农业也已形成研发服务、智慧种业、现代农业科技园、海外大农业、社区生鲜门店等五大核心业务帮板块。莫斌在年报发布会上介绍,碧桂园农业将加快前端种业研发,打造我国的“农业芯片”;在中端,使用“公司+基地+农户”的高效生产模式,布局科技农业;在市场端,现代农业将结合“碧优选”门店,真正做到健康食品“从田间到餐桌”。

采写:南都记者 王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