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龙门县委农村工作办干部、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林健华

走访1000多户贫困户 为村民解难济困办实事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郭秋成 03-27 01:50

林健华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公布到了每一个行政村,让村民可以随时联系。 受访者供图

今年2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惠州市龙门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龙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林健华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3月9日,林健华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说,这一份荣誉不只是他个人的,它属于全县上下所有为扶贫工作无私奉献的扶贫工作者。

全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

100%脱贫出列

据了解,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战役中,广东省共有2277个相对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161.5万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惠州市龙门县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成绩卓越。截至2020年12月30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2962户7459人,有劳动力贫困户1293户5233人,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508.7元,无劳动力贫困户1669户2226人纳入兜底保障,23个省定贫困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22062.38元,贫困村与贫困人口100%实现脱贫出列。

今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广东省共有44个先进个人、38个先进集体受到表彰。其中惠州有一人一集体受到表彰,龙门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龙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林健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中共惠东县白盆珠镇委员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走遍156个行政村

协助研制帮扶计划

1978年10月,林健华出生于龙门县一个农民家庭。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扎根基层服务“三农”,一干就是20多年。

2010年,林健华从下面乡镇调到了龙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挑起了龙门县扶贫的重担。“因为对扶贫政策不熟悉,刚到县扶贫办工作时,我也曾感到束手无策。扶贫工作与我之前所在的乡镇工作不同,虽然都是与农村、农民打交道,但是扶贫工作政策性、系统性更强,工作要求更高。”

为了克服工作上存在的短板,尽快进入角色,林健华上班时深入农村一线,了解贫困村实际情况,并与群众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认真研读中央、省、市、县各项文件精神和扶贫政策。

林健华用脚步丈量了全县10个乡镇(街道)和156个行政村、走访了1000多户贫困户,为困难群众协调落实住房改造、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等方面政策,与贫困群众和帮扶干部一起探索产业发展路子,协助研制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切实为群众解难济困办实事。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林健华说,在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他平均每月调研一次,有时陪同领导一起调研,有时自己到基层调研。为了掌握更多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在调研过程中,林健华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公布到了每一个行政村,在走访困难群众过程中,他也将自己的电话号码予以公开,告诉走访对象,有困难随时可以向他反映。

为困难学子家庭落实低保

并筹集学费1万多元

2020年秋,龙门县平陵街道办辖区一位女大学生向他求助,她姐弟三个都在读书,家庭经济困难,眼看开学在即,没钱交学费,希望县扶贫办能够帮他们一把。

林健华介绍,该位女大学生正是通过村委干部找到他的联系方式的。经入户走访,他了解到,该户人家确实经济困难,三个孩子读书都很好,姐姐在广州读大学,妹妹在惠州读大学,还有个弟弟在韶关读书。走访时,姐姐小刘拿出学校的催缴学费单给林健华看,总共欠费1万多元。

“这3个孩子,真的很励志,家庭经济状况虽然不好读书却很刻苦。”林健华说,其中那位妹妹原本考上了广州一所名牌大学,考虑到花费问题,最后选择了惠州本地大学。

了解到该户人家的实际困难后,林健华根据相关政策,为该户人家落实了低保政策,个人为该户人家捐款500元并通过多方关系为3姐弟筹足了1万多元的学费。

“谢谢,林叔叔。”事后,小刘发信息给林健华。在林健华看来,这只是扶贫和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一件普通小事,他希望能够通过县扶贫办的努力帮助到更多的人,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也希望这3姐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改变命运。

搭建平台引项目

“给力”书记为脱贫注入活力

谈到龙门的扶贫工作,林健华对驻村第一书记们如数家珍。他说,龙门县的贫困村第一书记,一半都是从市直机关单位派来的。他们驻村一干就是五年,为龙门县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出列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林健华认为,这些第一书记们都很给力,他们通过搭建平台,引进项目,为贫困村摆脱贫困注入了活力。

甘坑村脱贫户蓝月亮家的故事也非常典型。蓝月亮因病失去了劳动能力,在扶贫过程中,甘坑村第一书记许格胜组织村里的致富“头雁”古法焙制龙眼干能手甘锦绣、手工制作腐竹能手甘福来、养猪能手谢启华、种菜能手甘秀全等去蓝月亮家,为他妻子蓝玉平寻找突破、树立典型,并注册“甘坑大嫂”品牌,让更多像蓝玉平这样的困难群众加入其中。

在许格胜的鼓励和带动下,蓝玉平找到了底气和志气,通过科技种养、制作龙眼酥等项目不仅摆脱了贫困还盖起了2层小楼,家庭收入比脱贫前翻了5倍。

  成果

落实专项扶贫资金9499.8万

培养带头人引导贫困户就业致富

2016年以来,龙门县整合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499.8万元,统筹建设县扶贫项目,发挥最大效益。

>>教育扶贫

2019至2020学年资助政策落实2971人次,937名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保障全部达标。

>>生活扶贫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资助率100%,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全覆盖。2020年符合条件参加养老保险的贫困人员100%落实养老保险政策,符合低保条件贫困户4663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产业扶贫

健全贫困户与农业企业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胡须鸡产业园与53户贫困户建立产业分红合作,14家农业龙头企业及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推进扶贫小额信贷服务,发放450笔贷款资金共1894.15万元。在全县23个省级贫困村培育74名致富带头人,带动引导贫困户创业致富。

>>就业扶贫

突出抓好就近就地就业,对有意愿务工的贫困户劳动力,落实“一人一案”跟踪帮扶机制。2020年,对12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进行了公益性岗位安置;举办49场扶贫招聘会,全县1992名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林健华表示,接下来,该县将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繁荣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采写:南都记者 郭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