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烈士邓培是三水人的骄傲:

14岁后投身革命 曾受到列宁的接见和鼓励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姚建国 03-30 01:46

纪念馆入口处摆放着邓培的铜像。

一尊3.2米高的邓培烈士铜像屹立在佛山三水区西南公园的山坡平台上;三水革命烈士陵园内,也多处张贴着邓培的革命事迹及故居介绍的展板。

在三水,邓培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革命英雄,是三水人的骄傲。如今,邓培故居已是佛山市、三水区两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党员教育基地和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基地。

历史回望

学徒变工人领袖,积极投身革命

邓培原名配安,字少山,佛山三水区云东海石湖洲邓关村人。他年幼丧父,母亲靠种田为生,省吃俭用供他读了4年私塾。

14岁时,邓培跟随一位亲戚到天津机械厂当学徒。3年学徒期满后,考入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今唐山机车厂前身)做旋床工,他边工作边坚持自学。由于他为人正直,思想进步,在工人中威信很高。辛亥革命前,邓培参加了同盟会,和许多工人一起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捐助过经费。

历史资料显示,1919年5月,邓培积极投身五四运动。他在工人中组织“职工同人会”和“救国十人团”,领导职工和唐山交通大学学生的宣传工作,发动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使唐山地区的反帝爱国民主运动迅速高涨。

1921年5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派青年团员李树彝去唐山,协助邓培于7月建立了唐山社会主义青年团,邓培任书记。不久,邓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创立时期最早的几个工人党员之一。

赴苏联出席会议,得到列宁肯定

1922年1月,邓培出席了第三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邓培报告了中国工会、铁路工人和冶金工人罢工情况。会议期间在克里姆林宫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和热情鼓励。

“会议结束的时候,列宁以亲切的态度紧握住邓培的手,用英语说:‘铁路工人运动是很重要的。在俄国革命中,铁路工人起过重大的作用;在未来的中国革命中,他们也一定会起同样的或者更大的作用。请你将我的意思说给他听’。邓培开怀大笑,点头不已,作为对列宁盛意的回答。”这是中国工运历史英烈传《铁骨丹心—邓培》中关于邓培获列宁接见一事的描述。

1923年和1925年,邓培出席中共三大、四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兼任中央驻唐山特派代表。

无畏酷刑宁死不屈,遭到敌人杀害

后来,他回到广东开展工人运动,传播革命火种。1927年4月15日,在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派出大批军警,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者。邓培在全国铁路总工会广东办事处不幸被捕。在狱中,敌人威逼利诱,要邓培交出共产党员、工会干部的名单,遭到邓培严辞痛斥。邓培始终严守党的机密,宁死不屈。1927年4月22日夜间,邓培惨遭敌人秘密杀害,时年44岁。

邓培牺牲后,1927年6月27日中共中央在致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的信中指出:“邓培、李森、刘尔崧等同志在广州之死难……其惨烈当为中国工人阶级及本党永远不忘之事。”

历史印记

“你们听着,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

位于三水区云东海街道石湖洲邓关村的邓培故居及纪念馆,几经修葺,留下了邓培轰轰烈烈的历史印记。

走进邓培故居的庭院大门,正前方是一座三间两廊带侧厅的古式瓦房,始建于19世纪末。这是邓培幼年时的住所,基本保留建筑原貌。从居住环境上看,邓培家境贫寒,与伯父、亲戚居住在一起,他和母亲只有一间小房,设有木板阁楼。

故居右侧是由废弃居民房修筑成的邓培纪念馆,入口处摆放着邓培的铜像。他挺胸屹立,右手向上举起,目光坚定,直视前方。铜像一旁则记录着邓培在英勇就义前的慷慨陈词:“你们听着,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你们用尽所有酷刑,我都不怕……”

信念坚定,赤诚报国,英勇献身

邓培故居纪念馆以“展板+实物+情景再现”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邓培14岁前在石湖洲村内的生活情境,以及14岁后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等重要历程。尤其是,纪念馆还采用“蜡像场景+自动音效”的形式,展示邓培革命生涯中的重要情景。

“邓培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党员,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和著名活动家,他的一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特别是早期的铁路工人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年过八旬的王士立是唐山师范学院原副院长、历史系教授,他穷尽半生心血研究,认为邓培:信念坚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赤诚报国,英勇献身。他著有《中国工运英烈传——邓培》一书,缅怀的同时,承传邓培的革命精神。

“故乡的变化真大!”

三水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修缮故居和革命纪念馆,让邓培精神有了最直观的载体和外现形式,在此基础上还要将邓培故居与周边的南山书社、祠堂等文化载体串联起来,打造综合性红色文化载体,并以活动为抓手激发党员群众参与感,让红色文化融入城市血脉,沁入群众心中,汇聚成城市发展不竭的精神动力。

“故乡的变化真大!感谢政府对祖父故居的重视,希望红色基因的传承能够世世代代传下去。”邓培烈士的大孙女邓世芝有次回到故居时如此说。

据了解,邓培烈士的后人也十分关注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坚持每年清明节前后回乡看看和缅怀祖父邓培,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祖父的追思和崇高敬意,把祖父勇于进取、无私奉献、爱党爱国的精神篆刻到内心深处。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姚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