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州、清远将联手打造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

合作区范围包括两市“五区一县”,将深度对接港澳文旅资源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陈养凯 肖阳 04-02 02:07

广州北和清远南将探索跨区域合作体制机制,整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广州、清远两地相关部门经过深入调研、梳理、分析,组织起草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近日由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正式印发。

合作区位于广清结合片区,方案明确发展定位

2020年12月22日,广州市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和清远市清新区、清城区、佛冈县(以下简称“五区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旅合作发展大会上签署合作联盟协议,花都区与清城区签署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先行启动区框架协议。

根据《建设方案》,合作区位于广清结合片区,涉及广州、清远两市,范围包括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清新区、清城区、佛冈县,总面积9505.32平方千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的发展定位在本次《建设方案》中也有明确,将被打造成国家级生态型旅游经济先行探索区、国家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以及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试验区以及广清一体化文旅发展新平台。

探索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资源交易平台

合作区将统筹考虑大湾区北部区位交通、资源要素、产业发展等基础条件,构建“一核引领、三轴联动、一带串联、四区共建”的总体空间布局,形成区域协同、优势互补、产业联动的整体发展格局: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北站的“站场联动”优势,打造成交通核、产业核和贸易核,联动滨水生态发展轴、文商旅融合发展轴、自然康养发展轴,串联北回归线生态旅游经济带,重点规划新型商贸发展示范片区、生态文旅产业活力片区、康养休闲产业集聚片区以及文化消费融合创新片区。

到2022年,合作区“五区一县”跨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到2025年,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政策先行先试取得突破,整体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协调发展机制逐步形成。

《建设方案》对于近期重点工作也做了明确。建立工作推进协调机制,成立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工作推进小组,协调广州、清远两地资源,主动对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引导组建大湾区生态文旅创新联盟,构建“政府+行业+企业”的区域合作架构。依托广清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平台,深度对接港澳文旅资源,积极争取放宽外资文化业务开展与投资限制等政策,探索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资源交易平台。深化合作区优质生态资源旅游开发,探索争取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创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推动城乡文旅产业协同平台建设。

将打造五大主题旅游产品和五大黄金旅游线路

《建设方案》提出将打造五大主题旅游产品:

现代都市系列产品,包括空铁文商旅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湾区欢乐之都、会奖旅游之都;

自然康养系列产品,包括森林康养基地、穗港赛马产业发展核心区、国际温泉之都、足球训练基地;

生态体验系列产品,包括花都城市生态景观带、流溪河旅游景观带、笔架山生态旅游带、增江碧道景观带、白水寨生态旅游带;

特色文化系列产品,包括文创产业发展示范区、红色精神教育基地、民宿文化研学基地;

美丽乡村系列产品,包括乡村创客基地、乡村度假产业集群、生态休闲乡村旅游集群和粤菜研发培训中心。

另外,还打造合作区五大黄金旅游线路:都市娱乐旅游线路、北回归线森林运动旅游线路、温泉度假旅游线路、乡村亲子旅游线路、特色文化旅游线路。

在打造旅游交通路网建设“最后一公里”方面,《建设方案》提到结合清远、广州等地的道路交通专项规划要求,完善合作区旅游通景公路体系建设。依托现有城际大巴、城市公交等开通旅游专线、旅游大巴等,打通旅游景区“最后一公里”。

  两市“五区一县”如何定位

花都区(广州):发挥空铁联运发展优势,大力发展贸易新业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影视基地,丰富都市娱乐消费内容,将花都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综合交通门户及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发展核心区。

从化区(广州):依托温泉、马场、森林等优质资源,重点发展高端温泉康养产业,打造从都国际论坛、世界生态设计大会等高端会议品牌,建设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将从化区打造成为穗港赛马产业发展核心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核心区、中国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地。

增城区(广州):以统筹城乡发展、打造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为目标,以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旅游产业为重点,积极推动华侨城白水寨创意山水文旅小镇、1978电影小镇等项目,将增城区打造成为广州东部综合门户及粤港澳大湾区全域休闲生态旅游目的地。

清城区(清远):以清远长隆、美林湖、天堂山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区等休闲旅游集聚区为依托,带动城区及周边生态乡村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将清城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国际生态城市旅游目的地。

清新区(清远):依托北江生态资源,推进清新温矿泉旅游度假区、玄真古洞生态旅游区、古龙峡原生态旅游区、笔架山森林旅游示范基地等景区提质升级工作,将清新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养生旅居目的地。

佛冈县(清远):以优质温泉和森林健康为抓手,结合粤北乡村民俗特色,以“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念为核心,探索大健康产业发展路径,将佛冈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知名温泉疗养和森林健康旅居目的地。

  专家点评

  广清同城更着重旅游休闲方面的嫁接

深耕清远文旅产业的广东景美旅游策划营销机构创建人、总经理曾令华分析,广州近年来城市发展有两大延伸与辐射非常成功,一是广佛同城,二是广清同城。广佛更多是工业产业方面的融合与发展,广清同城则更着重旅游休闲度假方面的嫁接。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广清合作的意义与前景所在。

广州这个省会城市给清远提供了庞大的客源基础,清远的青山绿水生态、景区多元产品丰富、配套完善又成为广州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与便利之地,可谓“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广清轻轨的建设与开通,更为广州人去清远提供了更快速与便捷的交通。

清远要对接广州的客源市场,该专业人士建议,还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公共交通到景区的接驳交通,方便广州客人乘坐公共交通出游度假;二是产品要从现在以漂流、溶洞、玻璃桥为主打产品转变为更多的休闲度假产品,以适合家庭出游及中老年群体出游;三是打好清远的美食牌,让广州市民到清远进行“舌尖上的旅行”;四是清远各景区分散,各景区间的交通接驳也相对落后,需要加快交通方面的改善。

采写:南都记者 陈养凯 肖阳 通讯员 穗文广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