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央美的独门“功夫”:造型学科基础部二十周年展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茜 04-04 01:06

南都讯 记者黄茜 3月25日,“功夫——造型学科基础部成立二十周年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启幕。展览分为德、素、彩、行、延、谱六个板块,呈现立德树人、素描教学、色彩教学、生活实践、延展课程、历史谱系,展出历年留系优秀作品百余件,全方位地展现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二十年来的教学成果,同时展出中央美术学院的院藏精品和历年基础部的教师作品。

“基础”的厚土 几代艺术家铸成

2001年,中央美术学院迁址望京花家地新校区,同年,在老校长靳尚谊等先生的倡导下,造型基础部正式成立。二十年来,造型学科基础部历届领导班子与全体教员坚持中央美术学院百年造型传统,不断探索与拓展造型基础教学,并在“宽基础”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形成了教学中的七门专业课——以素描、色彩为核心课程,以书法、线描、泥塑、解剖、透视为支撑课程,始终在夯实造型基础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上下功夫。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开幕致辞时表示:“围绕着‘基础’两个字,有历史时期的意涵,更有不断拓展的新的意义。今天我们通过造型学科基础部20周年的展览,为的是进一步认识基础的价值、意义和发展方向。基础的厚土是几代艺术家铸成的。它确保了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国家最高美术学府,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上始终站在前沿,保持引领地位。央美的骄傲、自豪在哪里?央美的基础教学、央美学生的基础能力、基本功力,就是最重要的证据。”

课里课外,练手修心

如何把一个造型表现得很“耐看”,如何通过“眼、脑、心、手、口”五部分的循环,达到对造型本质上的认识和理解,这属于从事视觉艺术的基本能力,就像竞技体育当中百折不挠的体能训练。在基础部的老师们看来,素描解决的是能力问题,而不是风格问题。他们就像是一个个领路人,向学生们展示中央美术学院教学的基本理念。

“功夫就是这种扎实的基础,通过手头的这种慢功夫的磨练,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修心的过程。”造型基础部教师刘霞飞说。

色彩课也是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彩”的板块,展出的油画作品体现了央美师生对色彩的独特体悟和精深研究。

央美造型学科基础部教授李荣林指出,造型基础部成立20年来,总结并梳理了美院在色彩教学上的传统,同时根据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特点和新时代的审美要求,逐步形成了属于造型基础部的色彩教学模式。通过对客观对象的写生,包括人像、静物、风景、人体等,使学生认识色彩规律,能够较高水平地结合色彩与造型。

“行”———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认识历史、表达感受,是造型学科基础部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环。

展览同时展出了中央美术学院院藏经典作品,徐悲鸿、古元、吴作人、王式廓、叶浅予、李桦、靳尚谊、詹建俊、孙景波、喻红、刘小东、苏新平等历代美院大家都有佳构呈现。

展览持续至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