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州中考体育“国测”,来者有份未必皆大欢喜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南都社论 05-11 01:30

  5月9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计分延续以往做法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学生初中3年均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拟可得10分。

  已经引发全城热议的“国测”10分之争,虽说是“延续以往做法”,却似乎有了新的标准:按照正在征求意见的公告,学生初中3年只要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就可以拿到10分的满分。

  在此之前,该部分测试主体、标准的不统一曾遭诸多家长诟病。据多家本埠媒体报道,此前广州市未对中考体育中占了10分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进行统一测试和统一标准,“市属学校由第三方机构严格测试,区属学校只需进行抽测,而其他学校则是自行举行测试”,导致各校“考核猫腻多,水分大,考生分数差异太大”,因此引发部分家长群起呼吁。

  从疑似测试标准不统一到最新的“来者有份”方案,纳入中考成绩的这个“国测”10分,还真是一波三折。现在看来,新版“来者有份”方案是对此前家长反馈的回应,试图以几乎“一刀切”拉平的方式来消弭当下的争议。

  只要参加测试就得分,而且就能得满分,这种办法看起来是部分解决了此前各校测试标准不一的问题,但却也实实在在地给一部分体育成绩优异考生带来新的不公平——无法因自身体育成绩的真实状况在这部分与其他考生拉开(或补平)更多的差距。

  “来者有份”的新标准,恐怕很难说是一份“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稳妥方案,而只是起到某种即时消弭争议的作用。

  不仅如此,平均主义的“国测”计分标准,事实上也让体测引入中考、督促和鼓励考生平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初衷打了很大折扣。按照此前的制度预设初衷,体育(包括“国测”结果)纳入中考成绩,是为了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当然,客观上也可能只是增加了体测的应试属性,“体测考什么就加多几个培训班”的做法,恐怕已不在少数。

  而从公共决策的视角有必要深究,在看似拉平的“国测”计分标准背后,诸多学生家长此前反映的不同属性学校“国测”标准不一的问题,究竟是否存在?

  从4分到10分,扎扎实实在提高的“国测”分值,和一句“延续以往做法”所引发的家长恐慌,直接指向的是“国测”的具体组织和执行办法。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似乎也无法成为各校测试场地、环境以及“组织方式”不一的全部理由。“延续以往做法”中的“以往做法”究竟长什么模样,不能一直停留在家长群里揣测、传言满天飞而媒体也无从核实的状态,这本应纳入政府信息公开的范畴,而且应该是细节公开、主动公开。

  更何况,以向第三方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的“国测”项目,也切切实实涉及数额不菲的公共财政支出。不论是之前传言中的只测市属学校(客观上导致测试标准不一),还是现在的一律抹平方案,第三方购买服务的具体内容以及质量,同样需要给公众一个清楚的说明。

  事关相当大一部分群体的切身利益,公共决策的制定、具体标准的执行,都应当有事先的意见征集和公示,而不是中考在即时才有“临门一脚”。越迫切的利益相关,越需要细致的信息公开,而不是藏之深山、遮遮掩掩。

  “国测”10分之争,看似分值有限,但对涉事考生和家庭而言,却已然称得上兹事体大,其中涉及的考试公平问题,更是十分重要,大意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