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墙“状元”、“扶贫书记”等五位青年党员代表走上中宣部记者见面会
新时代青年如何担当时代使命?



马志霞

卢毅

方晔顿

邹彬

王琇琨
学习百年党史 汇聚青春之力 第8期
南都讯 昨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五位优秀青年党员代表,围绕“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担当”进行交流,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9000多万中共党员里,35岁以下青年党员就有2000多万。他们奋勇争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生动诠释了他们的历史使命与担当,展示了百年大党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人物
马志霞
站稳三尺讲台
为学术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
职务: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声音:工作3年多,我的学生也从90后变为00后,伴随着思政课教学改进,我发现学生们的抬头率变高了,他们的参与度提升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也提高了。除了教学方式变得更有意思外,更重要的是带领着学生们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他们在有滋有味的学习中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党的科学理论。
卢毅
铆足扶贫那股劲
在岗位艰苦奋斗
职务:安徽省蒙城县许疃镇土桥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声音:在驻村扶贫之前,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三年村官经历让我感触很深,从此爱上了农村。2018年,我看到组织上的号召,虽然当时怀有身孕,仍主动请缨驻村扶贫。刚开始为了走访,我把腿都走肿了,原本35码的脚硬生生走成了37码,但是仍然乐此不疲。因为每次走访的时候都像走亲戚一样,老百姓对我真的非常热情。
方晔顿
聚焦“歪果仁”
成中外青年网民交流窗口
职务:北京唯喔科技有限公司(歪研会)首席执行官
声音:我和两位北大“歪果仁”创办了一家叫“歪果仁研究协会”的新媒体公司。大家可以看到我手里的话筒,这是2017年第一次街采的时候使用的话筒,上面的“歪”就是歪果仁的歪。四年过去了,有超过5000个在华外国人通过它讲述了自己在中国的点点滴滴,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生动的中国。目前累积超过1亿全球粉丝。
邹彬
“砌匠”闯出一片天
世界技能大赛拔头筹
职务:中国建筑五局总承包公司质量管理员
声音:我是一名95后青年党员,也是全国人大代表。6年前,我参加了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为中国赢得了首枚砌筑奖牌。这是我参加比赛训练用的一把砌刀。在这把之前,我已经用坏掉这样三把砌刀了。比赛回来后,我被中国建筑五局总承包公司破格聘用,并以我的名字命名成立了“邹彬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我将继续实干,砌好每一块砖。
王琇琨
与联合国秘书长对话
向世界介绍中国战疫成果
职务: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声音:别看我在这里是年纪最小的,但我做志愿者已经快十年了。新冠疫情暴发之初,为了让“逆行者”们安心抗疫,我和武汉大学的青年党员、志愿者伙伴们迅速行动,为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提供超过2万小时的志愿服务。这个是我们当时佩戴的志愿者证,上面有我们服务的英文名字叫“With You”,表示我们与这些抗疫医务人员、与他们的孩子们站在一起。
同题问答
优秀共产党员应具备什么素质?
王琇琨:我是在座党龄最短的,2019年1月18日入党,2020年转正。比较特殊的是,我转正时,正值武汉疫情十分严峻的时候。在提供线上志愿服务的时候,我结识了特别多与我年纪相仿的青年医生、护士还有志愿者,他们真的是冲锋在前,实践了“我是党员我先上”这句响亮的口号。在我看来,这些满怀“逆行”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党员,就是最优秀的共产党员。
马志霞:在这儿我应该是党龄最长的,我是上大二时入党的。13年前,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汶川地震。有一个画面令我非常动容,那就是在废墟上插着的那面党旗。当我看到有很多人、很多党员被这面旗帜聚集在一起,他们不顾危险,冲锋向前,让我非常感动。我也特别想成为像他们那样勇敢的、有担当的人。一年之后,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就是把党的声音、把党的理论传播给青年,让更多的年轻朋友通过我们的思政课向党组织靠拢。
方晔顿:我家乡是绍兴诸暨,离嘉兴的红船只有不到150公里的距离,所以我从小就对党的奋斗史和发展史有很浓厚的兴趣,它也引领着我的人生方向。2013年,我在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有个特点,大家都是社会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很多外国朋友就会很惊讶这一点,他们经常问我,我就回答他们,其实共产党员就是来自于普普通通的群众,他们和群众融合在一起,奋斗在一起。
邹彬:2018年,我们中国建筑五局总承包公司承建了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村容村貌提升改造项目。当时我还是一名发展对象,我主动请求参加十八洞村建设,当时环境比较艰苦,工期也比较紧张,我们五局派出17名党员干部,带领数百名建设者,夜以继日奋斗在施工一线,从第一方混凝土浇筑到工程交付只用了90天。大家身上那股敬业奋斗的精神让我很受触动。什么是优秀的共产党员?对我来说,就是把砖砌得比别人更快更好,带领身边的工友把工程建设好。
卢毅:大学毕业以后,我到了农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2014年9月19日,我在全村党员干部的一致推荐下,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当我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我意识到,我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绝对不能辜负老百姓对于我的希望和嘱托。如今乡亲们都脱贫了,我每一次走访的时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共产党好,党的政策好。我觉得比听到其他什么东西都高兴。
现在中国共产党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
王琇琨:我们学校里就有特别好的例子。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一个叫“一百岁对话一百年”的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组织武汉大学的青年志愿者、年轻党员一起为出行不便、学习不便的老党员提供送学上门的服务。这些老党员也会分享他们当年的故事。大家都觉得,我们是在与党的百年历史对话,更加坚定笃定前行的信念。我觉得学校开展这种形式是非常好的吸引青年人向党组织靠拢、向党组织凝聚的方式。
马志霞:作为一名教师,我参与了“四史”微党课的录制,我选择了一个主题叫“五四与青年”。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要从五四运动开始讲起。今天我们给青年朋友讲述党的故事,让他们从党史中汲取成长的力量,也立志成为今天新时代的有志青年,更好地去为祖国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采写:南都记者 潘珊菊
图片: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