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专家蔡卫平:
本轮疫情呈现四大特点 疫苗接种对预防重症效果突出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 南都资料图
权威声音
从5月21日确诊第一例患者郭阿婆,到5月30日一天确诊了12例本土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广州市的新冠疫情形势趋紧。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内,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又变得异常忙碌起来。
“从目前收治的患者中,我们从临床端观察到了本轮疫情呈现四大主要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这一波次感染者中,普遍的病毒载量高,另两大特点:疾病的传播能力加强、患者的病情发展迅速。好消息也有,这一波次本土感染者中,只要是接种了疫苗,哪怕没有按照规定流程完成两针次的接种,基本上都是无症状感染者,个别是轻症。临床反馈的结果显示,疫苗预防重症的效果异常突出。”蔡卫平告诉南都记者,广东一直在大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现在看到了成效。作为临床专家的他建议,有保障的前提下,广大市民应合理有序地接种疫苗。
本土感染者都是感染新冠病毒Delta变种
作为传染病专家,蔡卫平一直在一线从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救治工作。经过他和同事们的观察,21日郭阿婆确诊,和随后出现的广州本土案例,都具有一个相同特点,那就是他们的新冠病毒CT值特别低。“这是一个半定量的数据值,越低表示患者身上的病毒载量越高,病毒在患者呼吸道区域越活跃。这一批次患者,这一数值普遍低。”
患者们感染的都是同一种新冠病毒Delta变种,耐高温、传播力强的特点非常明显。“由于病毒载量高,一方面导致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加强,目前的抗疫形势已充分说明这一点。另一方面,因为病毒载量高,在迄今为止缺乏抗病毒特效药物的背景下,患者们的病情发展很快。”
据悉,在去年的抗疫过程中,广州专家们观察到的病情由轻转重的过程往往是在7-8天左右。但这一次,部分患者的病情发展很快,2-3天就可能病情明显加重。
“此前,我们都是针对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才进行氧疗。现在即使还没有症状,我们开始就给予充分氧疗。”
疫苗形成抗体保护患者
除了三个不太友好的特点,蔡卫平等临床专家们还观察到了一个非常积极的特点。那就是面对这种新型病毒,国产疫苗在预防重症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广东一直在大力推进适宜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自全面启动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以来,广东省的接种量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因为广东特殊的地理区位,而且承接了最主要的境外输入压力的特点,国家在疫苗调派上也给予了广东足够的倾斜。
广东是最早疫苗接种量突破1000万剂次的省份,截至5月27日24时,广东当天就接种了258.51万剂次的疫苗,累计接种数量突破5000万剂次、3899万人。人口大省已经有4000多万人获得一个针次的疫苗保护,这无疑给抗疫带来了助力。
目前确诊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中,有小部分是接种过国产新冠疫苗的。但不管是两款疫苗中的哪一款,都表现出了对重症预防的突出作用。“他们有些还没有按照规定流程完成两个针次的疫苗接种工作。即便如此,只接种了一针,我们也能看到他们在感染后,能够快速产生抗体。”
蔡卫平接触了一例本土感染病例,刚刚接种完第一针疫苗就不幸感染了。但后续的观察发现,该名患者居然很快就被检测到了IgG抗体。“这说明,疫苗对于此次感染正在形成抗体,并对患者给予保护。不然,抗体形成不会这么迅速。”
蔡卫平表示,从这一点上来看,疫苗接种的效果非常不错。“仅凭这一点,就值得大家去接种。”
他特别强调,在临床治疗端,广东省无论是专家资源还是软硬件设施上的储备都非常充足,足够应付当前的抗疫形势需要。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 上一篇:硬措施守护“南大门”广东全力阻断疫情传播链
- 下一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