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评选评奖负面清单指向的是虚假浮夸和形式主义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毛建国 06-03 01:20

  来论

为维护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制定了评选评奖工作的负面清单。负面清单共有11项内容,其中包括,未经批准,不得开展包含“国家”、“中国”、“中华”、“全国”、“亚洲”、“全球”、“世界”以及类似含义字样的评选评奖表彰活动,以及未冠以上述字样但实质是上述范围的评选评奖表彰活动;不得以排行榜、功勋谱、名人录等名义开展营利性、商业性评选评奖表彰活动,或在活动中收取及变相收取费用。(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

层层评比达标表彰,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现象。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敲开网页,点开手机,对此并不陌生。客观地讲,必要的评比达标表彰,是激励先进、鼓舞士气、加强管理、推动工作的有效手段,不必闻之色变。问题的关键是,当评比达标表彰泛滥成灾,让人眼花缭乱,乃至走向虚假浮夸、形式主义,尤其成为一些人敛财工具、投机手段,这也就成了“过街老鼠”,不得不打。

评比达标表彰中的不正之风,到底有何表现?细细分析,不外乎这么几种。有的是偏离了本心,投入太多热情,妄图投机取巧,乃至以评选评奖代替实际工作;有的追求轰动效应,不顾实际效果,乃至走向了铺张浪费、劳民伤财;有的是蒙蔽了眼睛,借机敛财,谋取不当利益,乃至“有钱就上榜、没钱靠边站”。其共同点在于,听起来冠冕堂皇,看起来热热闹闹,颁奖时轰轰烈烈,实际做表面文章,基本就是自娱自乐、自私自利,起不到应有的正向激励作用,基层不堪其扰,群众反应强烈。

干事创业离不开持久的时间投入,保障时间就是保护精力。从现实中可以看到,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地区,但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无不懂得“加减法”,无不在形式上做减法,在主业上做加法。如果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关起门做游戏”“放开手脚瞎折腾”,乃至搞一些“贩卖白菜”的无聊之举,又哪有时间和精力抓改革谋发展、惠民生办实事?

干事创业需要实干家。泛滥的评比达标表彰评估,不符合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时代主流。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的建立完善,评选评奖活动日益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表彰奖励的激励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彰显。但是,这个问题任务重、难度大,牵涉面广,也有少数企业、机构和个人违规开展评选评奖,甚至收费敛财,加重了基层和群众负担,极大地消耗了基层干部的精力,影响干事创业的氛围。这次,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制定负面清单,进一步压缩违规评选评奖活动,有着釜底抽薪的意义,也传递了一个明确导向,那就是坚决反对和整治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虚假浮夸做不出好事实事,做减法是为了更好地做加法。出台负面清单,禁止违规评选评奖,有利于把广大基层干部的手脚解放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坚决不干“让群众失望的蠢事”,多干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好事,多干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事。 □毛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