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野象群进入昆明 如何让它们重返家园

专家不建议采用麻醉式运返,投喂美食设电围栏或可“劝返”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马铭隆 06-03 02:06

云南野象群出没,直接破坏农作物近900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几百万元。 受访者供图

近日,云南15头野生亚洲象向北迁移持续引发关注。昨晚10时许,象群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

象群为何离开家园持续北迁?如何对象群“劝返”?将亚洲象麻醉后运往栖息地是否可行?5月31日,南都记者就此采访了从事亚洲象种群研究多年的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张立。他认为,象群持续北迁可能是因为栖息地破碎化,促使它们通过不断迁徙寻找新的合适栖息地。

5月31日投食数吨成功诱导

连日来,15头野生亚洲象在云南持续北迁的消息牵动人心。南都记者回溯野象群北迁轨迹发现,该象群北迁的开始时间可以追溯到2020年3月,当时,象群从西双版纳州进入普洱市,并一直北上。

2021年4月中旬,17头亚洲象群从普洱市墨江县迁徙至玉溪市元江县。随后,其中2头返回普洱市墨江县,其余15头继续向北迁移。象群先后途经玉溪市元江县、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玉溪市峨山县大维堵村一带,于5月下旬进入峨山县双江街道。5月29日晚,在玉溪市峨山县逗留几天的亚洲象群进入玉溪市红塔区境内。

2021年5月31日,15头亚洲象群继续向北迁移至玉溪市红塔区洛河乡与大营街街道交界处,距昆明市晋宁区边缘仅20公里。根据专家分析研判和象群活动轨迹,象群有继续北迁的趋势,极可能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安宁市辖区。云南省林草局向昆明市政府发出提醒函,建议提前预警、提前布防,全面做好安全防范准备。昆明市组织人员到玉溪市现场学习监测与安全防范。

据了解,5月31日,指挥部在玉溪大河玉洛路择点投食,引导象群避开人群密集地,避免它们走进城区。此次投食量数吨,包含香蕉、玉米、菠萝等,象群吃饱喝足后进入林区。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明勇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采访时表示,一线工作的专家、工作人员此前多次人为纠偏都没能奏效,5月31日通过食物的引诱、对通向市区和乡镇的道路进行封堵,是第一次较为成功的引导,但完全调整象群前行的方向还需一定时日。

象群昨晚进入昆明

本月1日,南都记者从玉溪市红塔区相关部门获悉,象群已经来到红塔区洛河乡草皮山附近。

昨晚10时许,象群继续向北迁移,沿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老光箐村北侧前进,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

为做好象群继续北迁布防,确保无缝衔接,昨日,昆明市、玉溪市现场指挥部同步运行,两地投入应急处置人员及警力近700人,出动应急车辆近70辆、无人机12架,昆明市储备象食10吨,省市区三级通力合作,开展全天不间断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全面落实应急措施。

据了解,昆明市临近区域正进一步完善人象安全防范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全面启动布防,切实做到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上报。

焦点

为何“北迁”? 

栖息地大幅度减少,或是为了寻找新栖息地

象群为何持续北迁?张立认为,亚洲象种群生存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这次的15头野生亚洲象向北游荡,或是为了寻找新的栖息地。

据其介绍,亚洲象迁徙现象一直都有。亚洲象喜群居生活,一般由母象单独或者母象及其姐妹带着小象组成家庭群。家庭群一般由3到5头象组成。如果要进行长距离迁徙,则会由几个家庭群组成家族群结伴而行。

亚洲象一般会循环利用栖息地内的各种资源。一个区域内的食物吃光后,亚洲象会前往另一个区域觅食,等之前区域食物再次充足时折返。

“过去30年里,我国加强保护野生动物取得成效,野生亚洲象种群因盗猎减少,数量恢复增长。”张立称,但从2000年至201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近二十年间,在野生亚洲象保护区域外,当地大量种植橡胶、茶叶等经济作物,使野生亚洲象栖息地面积大幅缩小。野生亚洲象栖息地破碎化,促使它们通过不断迁徙寻找新的合适栖息地。

为何“劝返”?

象群已“肇事”几百起,人象潜在冲突隐患激增

据官方数据显示,短短几十天,象群在元江县、石屏县共“肇事”几百起,直接破坏农作物近900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几百万元。

此前有专家指出,象群如进入人口密集地区,村庄和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交通网密集,人员管控困难,亚洲象肇事伤人将难以控制。同时,因为食物资源越来越匮乏,象群频繁入户寻找食物,人象潜在冲突隐患激增。

目前,本次亚洲象迁移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近年来亚洲象伤人的情况并不罕见。张立认为,目前象群所处位置已经离昆明郊区很近,“应该尽早通过人工干预的办法把象群吸引到普洱、西双版纳这些原有大面积连片的适宜栖息地的方向上去。”

如何“劝返”? 

脉冲式电围栏和食物校正、诱导行进方向

近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工作人员曾向南都记者表示,云南省林草局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继续做好监测和防控,同时加强现场指导。下一步将采取相关措施防止象群北迁,引导它们逐渐返回原来的栖息地。

5月29日晚,国家林草局派出5名专家和领导到红塔区安哨指挥部共同商讨应对象群北迁相关措施。云南省林草局已成立亚洲象北迁安全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和7个专项工作组。

如果任由象群继续北迁,对象、对人都极具风险。那应如何进行“劝返”?张立表示,应以食物诱导为主,阻挡象群移动到人群密集区,也可以在象群通往城市的线路上,采用工程措施,设置其无法逾越的障碍,改变其前进方向。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目前已经形成了阻止象群继续北上的方案。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明勇表示,一方面通过脉冲式电围栏,对亚洲象的行进方向进行适当校正,这种电围栏对亚洲象很安全。另一方面是采取食物引导的办法,从方向上引导、诱导亚洲象,往普洱、西双版纳方向移动。

也有人提出,麻醉后对大象进行捕捉,将它们送回老家。张立对此表示,“采用麻醉后搬运的方式直接有效,但其风险和花费高,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确保大象安全以及象群的稳定,需要非常周全的方案,有一定难度。”

此外,张立认为,引导大象重回栖息地只是第一步,保护野生亚洲象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于,除了要保护天然林外,还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形成连片适宜的生存环境,来恢复增加亚洲象种群的生存空间。不光是充足的食物,更要让不同种群基因得到交流。另外,还要通过生态补偿来解决当地老百姓生计问题。

象群活动轨迹

野生亚洲象家族北迁开始时间可以追溯到2020年3月。

2020年

3月 象群从西双版纳州进入普洱市,并一直北上。

12月 在普洱生下一头象宝宝,象群数量变成17头。

2021年

4月 17头野象进入玉溪元江县。

4月 有大象返回普洱墨江县,象群变成15头。

5月中旬 15头野象到达红河石屏县。

5月中下旬 一头野象落单,另外的进入玉溪市峨山县。

5月25日 落单野象跟上队伍,全部15头野象集体在玉溪市峨山县境内。

5月29日晚 象群进入玉溪市红塔区境内。

5月31日 象群向北迁移至玉溪市红塔区洛河乡与大营街街道交界处,距昆明市晋宁区边缘仅20公里。

昨日上午 象群曾在红塔区新寨水库附近活动,距离昆明市晋宁区边缘已不足5公里。

昨晚10时许 象群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马铭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