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高考马上到来,不必计较考生一段演讲的得失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韩浩月 06-04 03:30

  街谈

  “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河北衡水中学高三学生张锡峰一段演讲视频中的这句话,在网上引起强烈争议,有人认为“拱白菜”的说法让人不舒服,也有人觉得张锡峰说出了寒门子弟的心声,并无恶意。

  张锡峰的全部演讲内容长达10分多钟,在他那句“拱白菜”的言论爆火之后,完整的视频也开始在网上传播。他的完整演讲,有安静的讲述,有激动的抒情,有自我感动,也有励志的成分……它可能不是段完美的演讲,但却具备激发各方回应的元素。

  如果没有“土猪拱白菜”这句话,张锡峰的演讲不会火爆到这个程度。这句话是他整个演讲的“神来之笔”,出自他个人手笔也好,抑或在撰稿过程中得到了别人的启发或“润色”也好,巧合也好,刻意也好,这句话击中了公众的敏感神经,是一次传播上的“胜利”。

  不可否认,城乡差距以及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的确造就了每个孩子起跑点的不一样,但将所有责任都归结于制度,也有说不通的地方,其中一个最大的不通就是:抹煞个人努力的价值。

  张锡峰是一名学霸,无论是取得不错的学习成绩,还是登上卫视的演讲舞台,甚至是在接下来的高考当中可能被较为理想的学校录取,这都是他通过个人的努力所实现的。如果没有个人努力,哪怕他出生于一线城市的富人家庭,也一样碌碌无为。作为一名17岁的高三学生,他的三观也比较正,比如,他并没有过多抱怨贫富差距,并不觉得“富人家的孩子,就只是那些不知进取、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演讲结束后的那句“世界灿烂盛大”,也体现出不小的格局。

  “土猪拱白菜”是一个陈旧的比喻,在原意中,的确有猥琐的成分,但它是一个属于过去年代的形容,张锡峰并不见得完全理解使用这样的比喻会引发什么样的轰动。或许他潜意识里,还把它当成一种幽默或自嘲,但如果他了解到社交媒体上的风潮,对网络舆论中客观存在的两性对立状况有所认知,估计会把它从演讲稿中删去。

  但既然说出口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张锡峰也不必为这句话过于自责,舆论也不必穷追猛打,非得认定他的价值观有问题。在张锡峰的成长环境下,这样的言论的确还有存在、蔓延的空间,作为励志语录,它是不合时宜的,但它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消失,除非有更多的“张锡峰”通过考学、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了学识与见识上的增长,类似“土猪拱白菜”这样的话,才会有更高级一些的表达,不至于带来这么强的冒犯性。

  张锡峰之所以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不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些难解的社会现实投射到他身上,使得他的那句话成为众矢之的。对张锡峰那句话的反应程度,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人们的内心,有的人理解,有的人反感,皆因所站的立场,所秉持的态度。一个较为理想的结果是,公众能对张锡峰的那句话,报以宽容,不上纲上线,或者以此为契机,思考一下那句话的诞生土壤,对每个人都有益。

  高考马上到来,和张锡峰一样,千万学子正在紧张准备,应对人生中这一场很重要的考试。在此时刻,不妨卸下沉重的思想负担,把高考当成一次任务来完成。暂时忘掉自己的出身与身份。理想与目标无论是否能达成,都要知道,这些都是可以从长计议的事情,不必计较一句话、一场考试的得失。 □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