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完善生育配套政策,“三胎贷”不失为一种探索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蒋光祥 06-06 02:10

  街谈

  国家鼓励三孩的政策发布后不足一周时间,相关配套政策尚在确认之际,银行反应最快,被解读为“三胎贷”的产品已经面世,中国银行江西分行推出的生育消费贷,产品宣传语为:“家庭因孩子而精彩,生命因传递而永恒。”产品适用对象为已婚,20至50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怀孕满6个月至幼儿两岁。贷款金额为一胎最高10万元,二胎最高20万元,三胎最高30万元,具体以实际审批金额为准。

  客户最关心的利率目前是一年期利率4.85%,一年以上为5.4%。凭心而论不能算高,但与经营贷(常见利率3.85%甚至更低)等品种相比,利率还是高出一大截。可见在银行看来,养孩子还是要比经营小微企业要容易不少。

  但事实可能不是如此。自5月31日三孩政策出台以来,舆论高烧不退。身处不同城市不同社会阶层,看法可能迥异,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担忧怎么养的问题,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民众看来,房子够住?孩子谁带?教育跟得上?都是三胎之前要考虑的问题。

  而本次中国银行江西分行动了真格,火速设计出生育贷产品,虽然可以算给三孩配套政策抛砖引玉,但无疑也引发人们担忧,生孩子都要贷款了,杯水车薪虽可解燃眉之急,但往后这苦日子咋过?更具幽默色彩的是,据媒体跟进,中国银行江西分行已经开始了新的宣传口径:“现在生育贷没有了,就只是消费贷,1年期4.85%。现在只是消费贷的形式,生育贷,这种没有的。”让人不禁联想到此前江西九江银行同样因“彩礼贷”曾站上舆论风口浪尖。三胎贷自然要比彩礼贷“识趣”不少,但也架不住舆论聚焦。

  实际上,在业内人士看来,生育贷、装修贷等贷款品种,不管叫什么名字,本质上仍然是无担保、无抵押个人综合授信贷款产品,俗称消费贷,产品设计上没什么技术含量,关键看谁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优质客户。问题在于一些消费贷名称触碰了社会痛点,激起了舆论哗然。特别是彩礼贷、墓地贷等名称,明显是为了争夺客户而不惜违背公序良俗,表面上看起来是给因彩礼、墓地价格高昂而压力山大的客户“纾困”,实际上是给恶俗陋习“递刀”。而“幸福园丁贷”“幸福医师贷”,针对教师及医师两大专业人士群体给予特别利率优惠等贷款,则获得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可,名利双收不香?目前来看,三胎贷尚属于连当事银行自己都难以认定的一个宣传范畴,生养孩子成本过高,光靠贷款已经让人望而生畏。除非这款生育贷产品贷款金额足以覆盖生育和教育,且利息随孩子数目增多下降明显,比如三孩可以免息。至于部分网友呼吁的直接给予相关补贴,基于可操作性论证与不影响人口质量的前提之下,也未尝不可。

  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实事求是地看,三胎贷虽出台仓促,有蹭热点之嫌,但仍然勉强算得上给三孩配套政策的一次抛砖引玉,期待后面能有更多相关职能部门拿出更加有诚意、有效用的配套措施,来解决有意养育多子女的家庭思想上的后顾之忧。 □蒋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