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职防院以王烁命名的志愿队,集结200多人通宵核酸检测
王烁志愿者队能“打硬仗”两小时可完成队伍集结

王烁志愿者队支援海珠区鹭江核酸采集一线。 省职防院供图
话你知
王烁志愿者队
王烁生前系广东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队员、广东省职防院主管医师。2020年3月13日晚,王烁在走访查看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时,被一辆急速行驶的面包车撞倒,不幸因公殉职。王烁后来被追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抗疫个人。2020年9月17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7月“中国好人榜”,王烁被评为“敬业奉献好人”。
2020年5月,为弘扬和践行“王烁精神”,以王烁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
5月30日,广州市海珠区开始全面开展核酸检测,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以下简称省职防院)紧急动员,全体职工停止休假,迅速集结,主动向海珠区卫健局请战。
此次支援队伍还有个特殊的称号——王烁志愿者队,以2020年广东省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队员、抗疫英雄王烁命名,由该院职工组成。在这次抗疫支援中,该志愿队一直冲锋在前。
“啃下了最硬的骨头”省职防院火速集结支援抗疫
“啃下了最硬的骨头”,省职防院对此次紧急支援如此总结。广州制衣业“城中村”——鹭江,有着庞杂的外来务工人员,构成复杂、人口密集、流动量大。5月30日傍晚,省职防院医务人员到鹭江球场支援核酸检测,“工作到明天凌晨两三点。”该院党委书记易学锋说。
易学锋曾经是广东省首任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总领队、临时党委书记。一年多之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同样的一线支援。5月底的广州,闷热、多雨。
晚6点,突然下大雨,市民没有散去,现场工作人员、医务人员仍有条不紊地进行核酸检测。雨稍小,又陆续支起帐篷继续工作。
核酸检测的工作看似容易,执行起来,大事小事相当繁杂。截至6月1日上午8时30分,省职防院在进驻海珠区鹭江村不到3天时间,共派出7批次407人次开展核酸检测工作,采样数29562份,并进行采样点现场消杀。
6月5日早8时,省职防院再次集结150人疫情防控突击队伍,支援鹭江村开展第二次核酸检测工作。“这是一支觉悟高、反应快、专业强、敢担当、能打硬仗的队伍,有着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形象。”易学锋给了他们很高的评价。
对于省职防院办公室主任、主任医师黄永顺来说,此次支援海珠区核酸检测工作不算突发。抗疫、驰援、抽调、核酸检测、社区防控,他们其实一直在行动。去年2月,广东对口支援湖北荆州疫情一声令下,他作为支援队员之一去了荆州一个多月。
省职防院物理因素监测所负责人、主任医师肖斌主要负责此次鹭江村核酸检测的现场统筹、队伍调配、场地布置等工作。他也有支援湖北抗疫经历。去年2月,肖斌作为广东第二十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赴武汉支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涉及工作有流行病学调查、咽拭子核酸采集、聚集性疫情处理、环境消杀等。不同的是,已经考取中国疾控中心博士的他,更倾向将这次“逆行”改为“顺行”,“顺行是顺应老百姓的健康需求,顺应人民的意愿。”
本身是应急处置中心“4小时能够出发”
逆行湖北结束后,省职防院人员又陆续被抽掉支援广州、转战海关,增援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协助广东省卫健委,防疫支援从未间断。
5月下旬起,广州疫情备受关注。海珠区发布全员检测的通知后,省职防院组织全员召开紧急会议,把以前有过抗疫丰富经验的人员分到3个不同组别作为骨干,组成采样、预检分诊、后勤保障共150人的队伍,每批50个人开始4个小时3班倒的工作机制支援鹭江核酸检测。
“实际上我们单位才300多人,去的人占了一半,但基本上几个小时就把队伍拉了起来。”黄永顺称,这次行动能如此迅速,系因省职防院本身建有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分队、国家移动核辐射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中心,历来就有丰富的应急战斗经验。
“对于我们来说,平时最主要的就是不断地演练、准备、演练、准备,确保我们两小时完成队伍集结,4小时能够出发,7小时内没有水、没有电、没有东西(支援)都能够承担现场的任务。”肖斌称。
医务人员通宵采集核酸“没什么感觉,就是困”
紧急支援中,还有紧急变化。5月31日晚,原先安排出现变动,省职防院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要通宵为市民进行核酸检测。于是,省职防治院领导骨干第一时间部署好人员轮班驻地检测。凌晨时刻,难在坚持。当晚还断断续续下着小雨,熬了一个通宵,中间只趴了一个小时,“没什么感觉,就是困!”黄永顺回忆。
好久没穿过防护服的黄曼琪,“全副武装”地出现在核酸采样现场——越过舌根、在咽后壁旋转擦拭……此次支援核酸检测,黄曼琪是“请战”而来。5月30日凌晨,海珠区发布全员核酸检测,当天上午,省职防院全员取消休假,主动向属地海珠区卫健局请战,组建核酸采样和流调专业疫情防控突击队。
请战书号召“党员先行,王烁志愿者先行”,“50岁以下的员工可以预报名,一下就报了200多人。”
“王烁”这个名字已经和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紧密联结在一起。2020年5月,为弘扬和践行“王烁精神”,以王烁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目前共有青年志愿者128名,先后开展敬老助残、健康宣教、扶贫帮困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服务总时长达1000小时,累计服务对象超过2000人次。
采写:南都记者 张思琦 马辉
- 下一篇: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