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拟录用为深圳公务员的香港青年黄科毅:

投身祖国建设是应有担当 望尽快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余毅菁 06-09 01:47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拟录用为深圳公务员的香港青年的黄科毅。 受访者供图

  “我希望自己能尽快实现向公务员身份的转变,进入单位后好好向前辈们学习,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近日,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对话了即将加入深圳公务员队伍的香港青年黄科毅,对于即将开始的人生新篇章,他表示既期待又激动。

黄科毅今年22岁,即将从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毕业。采访中他告诉南都记者,近年来,他看到粤港澳大湾区为港澳青年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坚定了他留在内地的决心。

毕业后原本就打算留在内地发展

  

  与所有即将毕业的应届生一样,黄科毅近期正在为离校前的各项事宜奔忙。虽然还未收到正式录取通知书,但拟录用的消息,让黄科毅直言已经非常激动与期待。

  “我希望自己能尽快实现向公务员的身份转变,进入单位后好好向前辈们学习,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南都记者了解到,2020年底,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深圳市服务“双区”建设专项招录公务员公告》,当时刚刚升入大四的黄科毅惊喜地发现,其中首次设置了5个定向港澳选拔的职位。

  “原本我就打定主意,准备毕业后留在内地发展,这个公告让我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相信扎根基层必能积攒宝贵社会经验

  

  结合自身专业背景与职业规划,黄科毅最终选择报考了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办事处一级科员,该岗位主要从事行政事务、综合调研等工作,要求报考者具备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的学士及以上学历,而这也是此次深圳定向港澳选拔公务员中最热门的岗位,竞争比达244:1。

  谈及报考这一岗位的原因,黄科毅说,“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我认为自己最大的短板是社会经验与实践经验的不足,而街道办的工作需要我扎根基层,与居民保持密切接触,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必能积攒许多宝贵的经验。”

  黄科毅告诉南都记者,近期在准备就业时,已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将自己视为福保街道办的一分子——他正通过福保街道办的官网等公开渠道,提前了解与学习该街道办参与推动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相关规划和政策。

  黄科毅还谈道,对于报考深圳公务员的决定,他的家人都十分支持,“尤其是在香港生活的爷爷奶奶,他们还特地叮嘱我说,考取公务员并不仅仅是获得一份工作,更意味着要以为国为民的心态建设祖国。”

  

毕业论文与粤港澳大湾区有关

  

  谈及为何对粤港澳大湾区“情有独钟”,黄科毅告诉南都记者,他从小便跟随父母在广东汕头生活,每逢节假日,一家人就回香港与爷爷奶奶团聚。

  “在两地来回穿梭间,我渐渐长大,也在这个过程中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飞速发展。”

  黄科毅回忆,在他小时候,香港来往内地只能乘坐大巴,单程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而如今,快速、便捷的高铁拉近了两地之间的距离。

  “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基本实现,让港澳和9个内地城市得以更加紧密地连结在一起,而正是有了这份相互协作、同心共进,近年来,无论是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还是在平均生活水平等方面,大湾区各城市的发展进步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黄科毅说,他的毕业论文正与粤港澳大湾区有关,系统的资料搜寻与学术分析,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大湾区的发展成就与前景,也看到了其中的机遇。

  “对于港澳青年来说,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块宝地。尤其近年来,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等地,先后推出针对港澳青年的人才补贴及就业政策,为有志留在大湾区发展的港澳青年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黄科毅向南都记者表示,他希望更多港澳青年能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的宝贵机遇,北上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在与大湾区共同成长的过程中,肩负起所有当代青年都应承担的担当与责任,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声音

希望自己能尽快实现向公务员的身份转变,进入单位后好好向前辈们学习,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希望更多港澳青年能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的宝贵机遇,北上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在与大湾区共同成长的过程中,肩负起所有当代青年都应承担的担当与责任,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黄科毅

  新闻链接

  招录港澳籍公务员 广深双城先行试点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拓展就业创业空间方面,《规划纲要》提出,鼓励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担任内地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公务员工作。

  今年5月,广州首批定向招录的4名港籍公务员正式入职。“定向港澳选拔职位”是广州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具体要求,作为加快综合改革试点的一项重要内容。与以往港澳籍人士在广东省内担任公务员(如自2002年起香港与内地多城市合办“公务员交流计划”)不同,广东省首批定向港澳招录从港澳籍青年应届毕业生当中选拔人员,是先行先试的一项重要政策。港澳青年在广州创业和担任公务员既是人才交流的有益尝试,也将为粤港澳在更多领域紧密合作夯实基础。据广州市有关部门称,首批4位香港籍青年分别在广州南沙、天河、黄埔、海珠区任职。

  今年5月18日,深圳首次设置定向港澳选拔职位,拟录用4名香港居民为公务员。在2020年12月,深圳市在服务“双区”建设专项招录公务员考试中,首次设置5个定向港澳选拔职位,涉及行政、金融、城市规划、涉外人员管理、医疗监管等方面,吸引了446名港澳籍人士报名。

  此次定向招录港澳籍公务员,是深圳自行组织的公务员招录中首次设置定向港澳选拔职位,报考条件也进一步放宽,已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的港澳居民均可报考。

  深圳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定向招录港澳籍公务员,不仅有利于港澳人力资源要素融入大湾区建设,也有利于吸纳具备先进理念、专业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港澳优秀人才支持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  实习生 翁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