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截至昨日零时,广州累计采样近2800万份,全城核酸检测考验基层组织力

核酸检测点设哪儿?数量安排多少?人口和面积是主要考量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魏凯 冯芸清 蒋模婷 06-09 02:18

→ 2日下午,广州丽江花园检测点,南浦岛进行第二轮全民核酸检测。 南都记者 谭伟山 摄

拥有1800万常住人口的广州,正在开展一场最大的全城检测,这也是一场对全市社会管理和基层组织能力的大考验。

据广州市卫健委通报数据,5月26日启动核酸大排查以来,截至昨日零时,全市累计核酸采样近2800万份。

由于目前广州新增感染病例均是通过密接排查和社区核酸排查发现,而快速进行这场全员检测,将有利于广州实现尽早发现感染病例、尽快切断传播链条、掌握防控主动权。

医护人力保障

约18万广州医护人员为班底 统筹调度省、市、区医护互相支持

去年以来,我国多个城市曾因新冠疫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去年5月中旬至6月1日,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近千万人;去年10月,青岛市完成全员核酸检测采样超过1078万份;今年1月,石家庄市实施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共检测1025万人。

在6月7日上午举行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副主任陈斌通报,截至她通报时全市11个区设置采样点2554个,累计3万多名医务人员参与了采样工作。在6月8日举行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斌介绍,5月26日启动核酸大排查以来,截至6月8日零时,全市累计核酸采样近2800万份。

在广州全市7000多平方公里的市域面积内,先后布置起2554个社区大规模核酸检测点,它们既要覆盖到从化花都的每一个山村,也不能遗漏白云海珠的每一个城中村,还要囊括人流货流高度混杂的各种专业市场。

去年广州市卫健委公布的全市医疗资源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5550个,卫生技术人员17.7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23万人,注册护士8.25万人。这是目前全市医护人员的总家底。

在目前广州全市全员核酸检测中,医护人员的人力保障覆盖面基本够用,但在碰到需求瞬间井喷的特殊情况下,则需要科学的医护人力调度作为支援。

广州11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时序有先后,荔湾最早在5月26日开始,最晚开始的从化、南沙等区是在本月5日,这10天内,广州部分区域处于全员检测状态,这也为全市医护人力调配提供了机会。5月底,广州部分区核酸检测,其他区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大力支持。

例如,5月28日,黄埔区派出100名医护人员支援荔湾核酸采样;5月30日黄埔区又派出200名医护人员前往海珠支援核酸采样。5月28日佛山市禅城区进行核酸检测时,来自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100多名医护人员也坐着大巴前去支援。

本月5日南沙、从化等4个区同时宣布全员检测核酸之后,瞬间增加的核酸检测需求也及时获得省卫健委的调配支持。

应急响应预案

大规模核酸检测演练 帮助各区基层快速启动

广州全城核酸检测正式开展之前,去年底和今年早些时候,全市及部分区和街道都曾经开展了社区大规模核酸检测应急演练。多位街道社区人员表示,此前的演练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今年2月,广州市举行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就包括疫情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和组织指挥、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等6个科目。当时广州提出要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能力,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充分发挥广州实验室的作用,切实提高市、区级基因测序能力。

在区层面,2020年12月26日,番禺区专门以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核酸筛查进行一场演练。在这次演练中,番禺区各部门、镇街提前选好核酸检测采样场地、做好物资和工作队伍保障;各部门之间与各镇街之间的工作机制也得到检验,确保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和核酸检测全覆盖。

5月29日,番禺区洛浦街南浦岛全岛封闭核酸检测,共设置12个检测点,并在48小时之内高效有序地完成全岛10多万人的检测任务。洛浦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紧急状态下,全体工作人员很快把检测需要的组织保障、物资保障、场地保障和宣传保障方案拿出来了并且逐一落实到位布置到具体人。

黄埔区的提前演练也起到很好的效果。

本月初黄埔区防疫指挥部发布全员检测的公告前,黄埔区提前在本月1日开展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核酸筛查演练。本月5日全区正式开始检测时,各街道社区检测点的现场布置基本上都沿用了演练时的工作方案:现场设置了信息登记区、采样等候区、采样区、物资暂存区、样本收集区、隔离区等,工作人员现场引导居民依次有序经过各工作区域,单向流动,落实1米线的间隔要求,排队居民提前扫码登记个人信息。

白云区有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白云区宣布全区测核酸前两天,街道就把社区干部组织起来进行培训,各种细节都提前明确到位。

基层社区支援

挂点干部、党员先锋队 以及青年志愿者驰援一线

在全市各核酸检测点,基层工作人员需要辅助现场医护人员完成采样检测。每个核酸检测点大约需要数倍于医护人员的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内容包括搭建场地、维持现场秩序、为居民提供指引等。各级党政机关的党员先锋队志愿者(红马甲)和青年志愿者等迅速集结,补充基层人才缺口。

在市党政机关层面,5月21日荔湾出现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市直机关工委很快发出倡议,由80个机关党组织迅速组建了1600人的党员突击队,参与到荔湾和越秀等11个街道社区检测点的疫情排查、物资保障等工作中。

市国企层面,市国资委党委也组织市属国企成立党员突击队55支、后备队伍27支,总规模达3500人,迅速驰援荔湾区、海珠区、越秀区。

日常工作中的党政干部基层挂点机制也发挥了作用,市党政干部带动区、镇街干部下沉社区一线,确保每个社区和村都有党员领导干部挂点。在荔湾、海珠、越秀等重点区,区、镇街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到所联系的基层进行蹲点,确保每一个核酸检测点都有一名区级领导带队、一名镇街领导专门负责。

全市青年志愿者也源源不断地补充了进来。

在共青团广州市委的部署下,目前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通过发动全市志愿驿站等组织,广泛招募志愿者参与到各区核酸检测点的服务中。

统计数据显示,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依托市-区-街(镇)-村(居民)四级联动机制,采用“接单式+抢单式”调度集结方式,接收各区团委提出的具体岗位需求,向志愿者储备队发单派任务,储备志愿者2.3万人,调度了7.4万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属地防疫志愿任务,服务时长约50万小时。

目前,广州市各区团委仍在招募储备志愿者,每位志愿者上岗前要核查穗康码、观看防疫培训微课堂、接受医护人员的培训,学习规范的工作流程,在结束服务后进行免费核酸检测,消除后顾之忧。

  检测点主要分布在运动场公园

上月26日荔湾区率先宣布全区全员核酸检测;上月30日,越秀区、海珠区跟进全员检测;本月初,番禺区、白云区、黄埔区、天河区、南沙区、增城区、从化区、花都区宣布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11天内广州全市11区已经陆续执行全员核酸检测。根据全市各区已经发布的全员检测公告和各个检测点的官方信息,南都记者进行了一番数据分析,试图窥探这一场紧急行动背后的基层执行细节。

数量分布

白云、天河检测点最多 七普人口数据成为辅助

从目前公布的检测点数量看,各区的常住人口规模和辖区面积是设置检测点数量的重要依据。

根据南都记者搜集的相关数据,为了覆盖更广的面积和更多的人口,白云区在79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设置了近400个检测点。人口大区天河在前后两轮全员核酸检测中也一共设置约400个检测点,数量和白云大致持平。人口在全市排前列、面积排第三的花都区也设置了较多的检测点,数量约390个。

在南都记者采访中,一些街道负责人解释说,在考虑设点位置时会预先考虑到社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尽量以居民步行20-30分钟路程以内为宜,刚刚完成的全国人口七普数据给了街道和社区提供了最新最准确的评估依据,为检测点的科学分布提供了很大帮助。

此外,新出炉的各街道社区七普数据还立即被拿来当作各区检测人口的底数,尽量确保本次大规模检测做到“应检尽检”。

选址地点

社区运动场和街头公园成主流 祠堂、驾校教练场也都利用上

为了容纳大量居民排队并满足排队间隔,各区选择检测点时必须找到足够宽敞平整的公共空间。全市约2554个检测点中,布点最多的是各种学校操场、社区运动场、社区活动中心和街头公园。特别是最近一两年广州在品质化城市建设中兴建的一些社区口袋公园就正好派上了用场。例如,越秀区洪桥街的一个街头口袋公园就成为该街一个检测点,而该公园是去年越秀推进容貌示范社区建设中落成的。

在没有类似社区公共空间的地方,基层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想尽一切办法,将街头巷尾的开敞空间翻出来利用。高架桥下的空地、村祠堂、货运场、美食街、驾校教练场都成了临时检测点。

在越秀区东沙角社区,检测点就设在附近高架桥下的空地上,地方宽敞且有遮挡物,可以避免医护人员日晒雨淋,还能在现场比较宽裕地设置不同的检测通道,为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

在海珠区大塘社区,由于找不到运动场和社区公园,社区人员最后把检测点设在了村里的李氏大宗祠,这个检测点也是全市少数几个设在祠堂的选址。大塘经济联社二社社长李焯文介绍说,决定用祠堂做临时检测点的时候,村民主动和族中长老沟通,取得同意后开始布置。

  话你知

  核酸检测现场 那些基层小技巧

“混检”:全城核酸大排查,采取的是5合1“混检”(10合1“混检”)。混检,指的是将采集自5人(10人)的5支(10支)拭子样本集合于1个采集管中进行核酸检测的方法。如果这一组检验结果显示正常,那就5(10)个人都没问题;一旦这一组显示异常,那就5(10)个人再追踪,然后重新检验。

“三分制:即分区域、分批次、分时段的排队检测办法。南都记者在荔湾参加了多轮核酸检测,采样前,会先收到居委发出通知,提前知晓自己的检测时间,以此避免人员过度集中。

“栋长制”:白云区同和街根据自身外来租户多的特点,设置了一个“栋长制”。所有的二手房东都在“栋长制”的群组里,然后由他们扩散通知给各自的租户。

“上直播”:为方便街坊更好掌握核酸登记排队情况,做到错峰检测,本月1日下午,荔湾区耀华社区工作人员开始用手机直播现场情况。

出品:南方都市报广佛新闻部

策划:裘萍

统筹:南都记者 魏凯 江英

采写:南都记者 魏凯 冯芸清 蒋模婷 郑雨楠 莫郅骅 代国辉 王美苏 夏嘉雯 李宛真 任磊斌 实习生 梁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