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涉疫骗局,排除战疫干扰
为尽快遏制疫情扩散,广东各地核酸检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不少人都收到了做核酸检测的通知。深圳一市民也收到了通知,不过他却被吓坏了,因为通知上面写着:三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据南都报道,类似遭遇并非个案,最近出现不少以核酸检测为幌子的骗局。冒充疾控中心散发“交费接种新冠疫苗”的短信,在社交群发布交费打疫苗信息,以“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名义提交好友申请等,套路五花八门。
#3小时内不做核酸犯法是新型诈骗#这一话题冲上微博热搜,“这种骗子太坏了”,“利用疫情行骗,必须严惩”,类似声音非常普遍。人们对骗子感到愤怒,道理很简单,当前正处于全民抗疫的关键时期,一些人却心怀不轨企图趁火打劫,将诈骗短信包装成防疫提示骗钱。如此行骗,谁能忍?
核酸检测对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市民积极配合核酸检测,是及时发现、筛查感染病例的关键一步,而于个人而言,配合核酸检测其实也是对自己健康负责。当然,为了让核酸检测覆盖到位,制定相应规范是极其必要的。为此,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去年审议通过的《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其中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拒绝做核酸检测会有什么后果?从上述决定看,其实已经非常明朗。6月6日,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专门就疫情防控中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专门提到上述决定的第六条,其中规定了不配合防控工作的法律责任:对不服从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依法采取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等疫情防控措施,阻碍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有关部门应当根据不同情形和情节轻重依法作出处理;对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公安机关要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戴口罩、做核酸检测不是私事,疫情期间严格遵守管控措施是一种法定义务。在疫情已经延续一年多时间的情况下,很多人对这一常识已经不再陌生。但必须明确的是,拒绝做核酸检测可能犯法的相关规定是针对极端情况,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只要按照基层防疫工作指引参与核酸检测,不太可能面临违法追究风险。未及时完成核酸检测的确会在日常生活中面临一些障碍,但这并不意味着违法,防疫工作为核酸检测做足了准备,针对个人因特殊情况未能及时完成核酸检测的情况,社区医院通常也会安排补做检测。
现实中尚未出现个人因为拒绝做核酸检测而犯法的情况,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更不可能轻易在核酸检测事项上犯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目前核酸检测效率得以提高,而且在具体工作细节上也得到优化。比如说,为了缩短排队时间,减少聚集,近来不少社区优化工作细节,让人们根据安排的时间段前往检测,对特殊群体也会安排绿色通道。这些都为人们配合做核酸检测提供了便利。反观各类涉疫骗局,恰恰背离了当前防疫工作的基调,接种新冠疫苗收费有违政策规定;而3小时内要求做核酸,单纯强调配合,而不注重方便民众,可谓危言耸听。只要对目前的防疫工作稍有了解,相信不难识别这类骗局。
近期公安部已发布紧急预警,全国多地出现涉疫情骗局。深圳龙岗警方提示,无论骗子冒用的是哪个机关的名义,骗局的最后一步一定是诱导填写银行账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或转账,所以只要对方要求填写这些个人信息和转账的,一定是诈骗,切勿上当。
涉疫骗局已经成为一种杂音,尤其像“3小时内不做核酸犯法”,既曲解了疫情防控政策,也不利于人们理解目前的防疫工作,类似骗局背后的不法分子应当受到严惩,市民对涉疫信息亦要多一份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