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别等游客扎堆滞留后才建议错峰出行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罗志华 06-15 01:10

  来论

  6月13日早上,数千名从泰山之巅看完日出的游客,在索道处拥堵、滞留。游客大喊着“开门”的口号,冲向工作人员设置的闸口。游客李女士说,他们爬了8小时登顶,因天气原因没看成日出,下山时被告知索道关闭,要等待3到5小时,最终他们步行下山。景区工作人员称,两条索道因工程改造关闭,建议游客错过高峰出行。(6月14日和讯网)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当时泰山之顶的游客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十分密集。很多游客因长时间滞留山顶不能出去,再加上看日出已成泡影,情绪还显得比较激动。外出旅游面临这样的场面,个人体验糟糕还算小事,更重要的是,山高坡陡,大量游客扎堆,容易酿成踩踏事故。且疫情期间,人员如此聚集,也使疫情传播的风险大增。

  对此,景区相关人员建议游客要错峰出行,但游客都已经扎堆滞留到山顶了才提出这样的建议,未免也太晚了。当务之急是想办法稳定游客的情绪,并引导游客有序下山。至于“错峰出行”这条建议,至少应该在游客到达泰山之前就发出。并且,当游客聚集到一定程度时,“错峰出行”就不应该仅仅是一条不具约束力的建议,而要采取停售门票等硬性疏导办法。维护游客的安全,不能仰仗于个人的自觉,景区应该主动做好服务。

  从这起事件可以看出,有些景区在风险预警和疏导游客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该景区的两条索道因工程改造而关闭,是导致大量游客滞留山顶的主要原因。问题是,改造为何没有提前实施、是否非得在端午假期进行,这些都值得追问。退一步讲,即使改造只能在端午假期进行,在预警和疏导游客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从而采取比往年更加严格的限流措施。

  信息时代,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收集数据,比如火车票和酒店床位销售情况、高速公路的车辆流量等,对热门景区的人流进行精准预测和判断。尤其是,端午假期只有3天,前后两天时间多花在路途上,游客相对分散,中间一天最容易出现游客大量聚集现象,这一点也不难作出判断。当游客人数接近或超过景区承载能力时,就应该迅速进行预警和疏导。但近年来,游客大量滞留景区的事件屡有发生,说明景区在预警和疏导游客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游客扎堆滞留,或许还与景区存在侥幸心理有关。来景区的游客越多,门票收入就越高,游客滞留只要不太严重,景区乐见通过增加人流而带来更高收入。但安全问题无小事,景区理应将游客的安全放在首位,将景区的利益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在预警和疏导游客方面积极作为,确保游客出行更安全有序。 □罗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