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洞大桥21天:暂停键下的“生命线”
6月3日-24日因疫情封闭期间,大桥成防疫一线人员、物资运送的通道


6月24日,沉寂21天的鹤洞大桥恢复通行。

6月3-24日,广州芳村封闭封控管理期间,大声公用粤语传递防疫不外出。
齐心战疫 温暖同行
上班时间,广州芳村人刘汉波通常会乘坐811路,早晨的车厢只有四五个人。跨上鹤洞大桥时,他会在桥上看日出。
今年6月3日,广州发布通告,将荔湾区芳村部分街道调整为封闭封控管理区域,并实施交通管制,这给鹤洞大桥车水马龙的日常按下暂停键。
6月24日,芳村解封,这座暂时沉寂了21天的大桥恢复了通行。
桥通
1998年,鹤洞大桥建成通车,成为芳村连接广州海珠、佛山的重要通道。
这座长2440米的老桥,是西出广州的要塞。。
鹤洞大桥开通前13天,21岁的王勇从警校毕业后,刚分配到芳村交警大队。他见过年轻的大桥。
1998年7月23日,为了庆祝通车,当晚鹤洞大桥仅开放给行人通行,当时王勇在卡口执勤。他还记得桥灯亮起那一刻,“嘭”的火花在心里燃起,海珠的市民经过大桥向芳村走来,芳村的市民跨桥走向海珠。
鹤洞大桥成为芳村连接广州海珠、佛山的重要通道。每天通过的车辆难以计数,桥下还有船只通过。
头几年,因为距江面高,附近高建筑物不多,鹤洞大桥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成为沿江两岸的“地标”。
沿大桥南段直下,白鹤洞街道一带工厂林立。这里曾是广州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造船厂、钢铁厂、制药厂、自行车厂、起重设备厂、水厂,已经存在几十年,厂区周围陆续建了鹤园、观鹤、鹤平等多个单位宿舍区。
住在鹤洞大桥海珠一侧的林尚佳,1982年起在芳村一家医药厂做仓储管理工作。为了让女儿上学,2002年,一家人从越秀区搬到鹤洞大桥海珠区一侧,搬到“北大附中”(现“广州市为明学校”)旁边。
尽管芳村一带有不少茶楼,但不少阿公阿婆习惯搭乘公交,到海珠找老友喝茶聊天,去沙园市场买买菜,再乘车返回。也有不少海珠居民,专门坐公交车来到芳村中市市场买菜。这里物资集中,且菜价便宜。
大桥联结的还有不少学生。桥南岸的培英中学是上落客比较多的一站,桥南岸还有另一名校省实高中部,从广东云浮考来的刘汉波在这寄宿了三年,到了周末,他有时和同样来自广东其他地市的同学坐公交去做田野调查。
2013年,随着最后一台电站关闭,广钢白鹤洞生产基地作别55年炼钢史,整体关停,原来的工厂基地被规划成广钢新城住宅区。这成了芳村近年“蜕变”的开端。
变化
往返中,大家感到市容变化:如今工厂撤走,高楼在鹤洞大桥两边筑起,来往车流变多。
刘汉波住在广钢新城,他的高中时代在省实芳村分校度过。上班时间,他通常6点多上车。早晨车流量不多,1分钟迅速过桥。
遇到堵车,乘公交要3-5分钟才能通过大桥。晚高峰时,大桥熙熙攘攘,成了必堵路段。刘汉波有时吃完晚饭再回,即便如此,也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到位于广钢新城的家中。
搭乘公交经过这一路段久了,刘汉波逐渐与车上的一些乘客“面熟”。
今年清明过后,有一天6点多的早班车上,一位阿婆和大家聊起家常时快哭起来,“当时我前面整车的阿伯阿叔都在安慰她。”原本困意十足的刘汉波,突然意识到街坊之间的感情很深。
“大家就是习惯早起,坐车去喝茶或买菜,坐多了公交车就像认识了一样。”他回忆道。
这份浓浓的街坊情,与鹤洞大桥连接的两端是密集的居民区有关。
住在芳村东漖街的李姨,退休后换电梯房,从海珠搬到芳村,但不少仍住在康王路一带的老友是她的牵挂,女儿何兰也习惯到江南西逛街。将房买在芳村茶滘街道的吴维英,也常跨江去海珠找球友。
芳村有林尚佳共事多年的老工友。工厂附近有一条食街,大排档开了二三十年,下班后,林尚佳偶尔也跟老工友去夜市吃完晚饭再回家,本着“试下不同的口味”的想法,几乎吃遍了整条街。周末,他习惯约上工友去荔湾酒楼喝茶聊天,有时坐地铁,有时坐公交经过鹤洞大桥。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这一切。
管制
6月3日16时许,一纸通告,鹤洞大桥正式设卡封闭。
6月3日,广州市发布第16号通告——将荔湾区白鹤洞街、东漖街调整为封闭管理区域,对通告中的封闭、封控管理区域实施交通管控。
6月3日16时许,一纸通告,鹤洞大桥正式设卡封闭。
最先感知到车流量变少的是交警队。5月23日,王勇深夜接到通知紧急归队。此后一周内,桥上的车流量逐渐减少,直至6月3日,水马封堵了上落桥的路。
刘汉波和妻子提前买好了菜,等到鹤洞大桥封闭,他已经居家隔离了一周,定时接受医生上门核酸检测。
桥上的车灯黯下去,住在附近2公里外的刘汉波察觉到了。他玩摄影,视觉比一般人敏锐,家中阳台正好对着桥面,刘汉波选择用镜头记录下眼前。
实际上,这并非鹤洞大桥首次按下暂停键。
这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桥梁,因为车流量过大,在最初10年已初现衰老“端倪”。
2003年,鹤洞大桥因混凝土桥面出现破损进行局部维修。2007年,为了避免大桥石碴掉落伤及路人,维修公司挂上了大网。2010年,鹤洞大桥进行过一次大修,花费约1800万元,维修面积达4.7万多平方米,包括有裂缝的桥面铲掉重新铺设新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加固等。
到了2013年底,鹤洞大桥再次封闭部分车道一周,进行桥面维修施工。
2015年,桥北面的洲头咀隧道正式通车,联结天河,直抵南海,为鹤洞大桥和其他道路分担了压力。进出芳村已有2桥2隧道,鹤洞大桥不再是芳村居民进出的首选。为了省时间,更多人选择了洲头咀或搭乘地铁。
随着生鲜超市进驻楼下,过桥买菜的老人也比以往少了。
洲头咀隧道建成后,林尚佳会先在家里眺望路面状况,选定车流少的路线出门,因此渐少经过鹤洞大桥——在他印象里,“年年都在维修”的鹤洞大桥路况拥堵。
今年5月,鹤洞大桥又迎来一次大中修工程。施工消息发布没几天,疫情发生了。
“生命线”
大桥此时成了“生命线”,运输医务、警察、志愿者或转移隔离人员的车辆都要经过。
鹤洞大桥封控后,王勇和11名同事开始了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值守。
疫情管控执勤点有三处,分布在两边桥头和桥上,三处管控点相互配合,形成三道防线。其中位于芳村片区鹤洞路的管控点,刚好处在鹤园小区、广钢新城、广钢医院围绕的中心位置,是此次疫情的核心区。
封控后,车流量骤降。
大桥此时成了“生命线”——持通行证运输医务、警察、志愿者或转移隔离人员的车辆,以及保障性车辆几乎都要从它身上经过。
王勇和同事走到车窗旁,让司机扫码填写信息,对车牌、司机等信息核实、记录。对于救护车,为了给生命让步,他们用执法记录仪记录后放行。
王勇从未见过如此“落寞”的大桥,每天车流量大约只有600车次。
在靠近芳村的卡口,街上人烟稀少。王勇和同事每天能看到鹤园和观鹤小区的医护、警察、社区工作人员交接班。
刘汉波转动着镜头,无人机在夜空中飞起。镜头推进又拉开,鹤洞大桥空荡荡,偶有一辆车驶过又消失。
进入暨大读书那一年,他用父母给的奖金买了人生第一台单反,后来成了本地小有名气的摄影博主。一路读到博士后,刘汉波毕业进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书,拍摄成为偶尔的事。起初,他在阳台架起三脚架,从这5平米的“天地”,窥探外面的世界。
全员核酸检测进行了几轮,医务和社区志愿者的付出,刘汉波看在眼里。他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其他人的一天是怎么过的呢?刘汉波立即行动,循着一日十二个时辰,在3小时内“组装”剪辑。
刘汉波随手注册了微信视频号,把视频命名“鹤洞十二时辰”后,他点了发布。
伴随着《Saudades》的节奏,镜头从鹤洞大桥延展而去:有志愿者在社区奔走、医护轮班,救护车于桥上经过,仍在待命的建筑工地,居民区里值守门岗的人员……延时摄影下的云卷云舒,和暴雨闪电,以及刘汉波对疫情下邻里关系的新思考,他相信疫情重新联结了人们。片子迅速走红。
尽管按下暂停键,一段段接力在大桥上演,它不仅传递药品物资,还传递生命和梦想。
6月7日早晨,一辆辆专送高考考生的出租车从低风险区跨过鹤洞大桥。后来,一批无人车驶入鹤洞大桥,开始输送物资,车上有奶粉、写着“救命药”的包裹,和一对聋哑夫妇外卖员送到一半的外卖。
在大桥延伸向芳村的一侧,守望相助的故事也在不断发生:传递物资的“大声公”用粤语呼吁“防疫不外出”;刑警隧道执勤协助抗癌药传递;番禺来支援的三人小组医生为居民跑腿取药……
几乎同时,还在执勤的王勇拍下一张鹤洞大桥拂晓时分的照片,这张照片上,灯光映照着桥面亮瞪瞪的,远处朝霞五彩斑斓。
重启
时隔21天,社会车辆再次驶上了大桥,往昔生机勃勃的一面,重现在眼前。
6月17日下午,广州市宣布荔湾区芳村片区分级分类防控措施调整,原封控区6条街的居民,从原来每户一人持证离家购物,到现在可以全家出来,在芳村片区活动。
6月23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通报,6月22日0至24时,广州市无新增境内感染病例报告。
第4天连续零新增了。
芳村的“烟火气”慢慢回归。白鹤洞的观鹤小区降为低风险小区,在茶滘肉菜市场,街坊持健康码排队进入,门口还设了老年卡登记通道。市场外的肠粉店、服装店开了,碰面的邻居互相问好。
依旧是凌晨1时,车辆稀少,执勤巡逻间隙,王勇独自步行上大桥,10分钟后,他走到了桥中央。望着江面。
如果从高空俯瞰,鹤洞大桥以三角形的结构撑起路面的六个车道。如果你走近看,会发现这是一座很“广式”的大桥。
引桥两侧,杜鹃花沿路盛开。晴天望去,像是一艘洁白的船扬帆出行。南岸桥梁外沿生长了藤蔓,蔓延近百米。藤蔓长进了桥梁的缝隙里,甚至缝隙里也长出了绿叶。
距离大桥通车,已过去23年。
交警王勇也步入了中年,看过大桥几次“修修补补”,他有时忍不住想象它老了的样子。但在他心里,鹤洞大桥像一个老友,见证了自己从青年到娶妻生子,“守着它,就像守着家人一样。”
刘汉波想起有时下班,从海珠坐车返回经过鹤洞大桥,日落正好在桥西侧,天气好的时候,这一段路像蒙太奇电影画面,桥两边波光粼粼,太阳快沉下去,天空漫出黄色甚至红色。
6月24日,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荔湾区芳村片区(鹤园小区除外)在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从即日起恢复对外人员和交通通行,白鹤洞街(鹤园小区除外)执行与片区其他区域相同防控措施。
时隔21天,社会车辆再次驶上了鹤洞大桥,往昔生机勃勃的一面,重现在眼前。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黄驰波 实习生 王靖怡
摄影:南都记者 徐杰 张志韬 黎湛均 何玉帅 谭庆驹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林尚佳、何兰为化名。)
大事记
1998年7月3日
鹤洞大桥通车。
2021年6月3日
广州将荔湾区芳村部分街道调整为封闭管理区,鹤洞大桥设卡封闭。
6月17日下午
广州宣布荔湾区芳村片区分级分类防控措施调整,原封控区6条街的居民可以出门在芳村片区活动。
6月24日
广州发布通告,荔湾区芳村片区(鹤园小区除外)在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从即日起恢复对外人员和交通通行,白鹤洞街(鹤园小区除外)执行与片区其他区域相同防控措施。鹤洞大桥恢复通行。
6月3日-24日
持通行证运输医务、警察、志愿者或转移隔离人员的车辆,以及保障性车辆可从鹤洞大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