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比利时前驻华大使:
中国共产党迅速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



曾任比利时驻华大使的帕特里克·奈斯2013年提前退休,留在了中国。 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
帕特里克·奈斯
年逾七旬的帕特里克·奈斯已在中国生活了二十余年。1997年,他来到中国担任比利时驻上海总领事,后任比利时驻香港总领事。2009年至2013年,他出任比利时驻华大使。他还是欧盟中国联合创新中心的联合发起人。8年前,他放弃到土耳其继续外交工作的机会,提前退休,留在了中国,并在妻子邓旻燕的老家昆明市东川区承包了约30亩的荒地,开始经营农场事业。一年前,他曾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达对云南的热爱:“云南是一个自然宝藏,这里的生物多样性让人震惊,这里有大自然的灵魂。”
“中国共产党迅速、彻底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这实在是令人惊叹的伟业,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如此快速的进步。”近日,比利时前驻华大使、终身荣誉大使帕特里克·奈斯(Patrick Nijs)接受了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专访,以亲身经历讲述了他眼中的中国。
谈中国成就
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如此快速的进步
南都:你和中国的缘分是怎么开始的?
帕特里克·奈斯:我从小就对中国这个古老大国很感兴趣,小时候我读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书,尤其对古代的道教、佛教思想,以及近代的共产主义理想着迷。我们这一代人受毛泽东思想影响很大,我认为他带给世界一些完全不同的东西,带来了共产主义的真正理想。
1996年,我在任比利时驻日本大阪总领事时,有机会来到中国旅行,第一站到的是江苏苏州,那是我第一次踏足中国。那时我在日本生活了5年,与日本城市的安静不同,苏州非常热闹,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我一下就被迷住了。
1997年10月,我被派到上海担任比利时驻上海总领事,2003年出任比利时驻华特命全权大使,这些年一直在中国生活。
南都:你见证了中国的哪些变化?
帕特里克·奈斯:我在上海工作、生活了很多年,那时浦东还比较荒芜,如今已变成非常有活力和现代感的新区,摩天高楼拔地而起。我见证了新机场的建成,一条条宽阔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一列列高速运行的火车投入使用,帮助人们在城市间更快速地移动。
2000年,我离开上海到北京去,当2007年我再次回到上海时,我差点没认出这座城市。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了,中国人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待人接物很有礼貌。
中国在过去百年来一个伟大的成就,就是战胜了贫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现行标准下摆脱绝对贫困。我生活在云南农村,亲眼看到了农村人民生活的改善,如今即使在很偏远的地方,也有学校、医院和无线网络。中国共产党迅速、彻底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这实在是令人惊叹的伟业。
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如此快速的进步,其他国家或许需要上百年才能实现这样的进步,但中国在很短时间里就做到了。
谈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是人民拥有真正的自由
南都:你如何评价中国在抗疫上取得的成果?
帕特里克·奈斯:2020年初,当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暴发时,我住在云南的农场里,收到来自世界多地朋友的信息,他们对我表示了担心,但我当时就对中国控制疫情很有信心。事实上,那时我所在的农村对疫情管控非常到位,一切如常。到2020年5月,一切都变了,我开始担心起欧洲朋友的情况。我曾想去欧洲探望他们,但我不想在返回的时候给中国带回来任何麻烦。
如今,中国政府仍不断努力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防止病毒卷土重来,其应对疫情大流行的方式堪称世界典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彰显了其独特的优势,很多国家难以像中国一样强有力地快速控制疫情,这也让很多西方国家的人民很羡慕中国。
南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你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智慧?
帕特里克·奈斯:我是一名社会主义者,我相信,如果想要一个良好运作的社会,需要一个强大的政府来服务于民。邓小平先生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做了一切该做的事情,致力于让中国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她也做到了。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我也留意到,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常常存在一些误解甚至偏见,高举所谓“自由”旗帜来指责中国。但我想说的是,近代以来,“自由”的解释权几乎被西方自由主义所垄断,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西方宣扬的自由更多只是“形式自由”,他们连人民的温饱问题都没彻底解决,何来真正的自由?西方所谓的“自由”,其实只是富人的自由。中国共产党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是人民拥有真正的自由。
谈中欧关系
欧洲国家应该意识到我们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对抗
南都:你如何看待近年来中国与比利时,以及中欧之间的关系?
帕特里克·奈斯:近年来,比利时很多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和贸易不断加强,这是很好的事情。但近期比利时议会通过了一些对中国不友好的提案,让中比关系出现不和谐的情况,我对此感到失望。
包括比利时在内的欧洲国家应该意识到,我们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对抗。这次疫情是对全人类的一次挑战,但或许这只是开始,未来欧洲还可能会面对金融危机、气候问题等种种挑战,欧洲必须意识到,我们需要与中国合作,需要全人类团结应对各种挑战。
南都:对于中欧未来关系的走向,你有何预期?
帕特里克·奈斯:美国习惯了做强者,不能容忍有其他力量与之相仿。所以当中国崛起时,美国试图拉拢欧洲国家作为同盟来对抗中国,当你明白这些,就不必为中国无端受到那么多指责感到沮丧。
很多欧洲国家习惯性跟随美国,未来中欧关系如何走向,我难以预测。但我认为,情况已发生一些变化。面对美国的拉拢或控制,西方已有一些国家开始不认同美国的操作,意识到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对抗。这是好的变化。无论未来如何,中国崛起无疑是正确的方向,世界也需要中国的力量。
04-05版
总策划:戎明昌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余毅菁
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 南都见习记者 杨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