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期“论道顺德”区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举行
不断强化提高履职能力 顺德政协65年“有为之路”


顺德区政协主席周文

顺德区政协原副主席江佐中

顺德区政协办公室原主任廖光和
顺德政协成立65年间,对于推动顺德社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什么作用?下一步,“有为政协”之路要怎么走?近日,第50期“论道顺德”区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举行,顺德区政协主席周文主持,邀请了顺德区政协原副主席江佐中、顺德区政协办公室原主任廖光和以及多名政协委员参与讨论。顺德区政协主席周文表示,顺德政协65年一路走来,现今的政协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正规化,而真正的“有为”就是要能办事、办好事、办实事;顺德政协的“有为之路”要在创新中发展,政协委员们要不断强化、提升自身履职能力,把顺德“有为政协”的品牌继续打造好。
什么是“有为”?
能办事、办好事、办实事
在座谈会开场,周文用一张张充满回忆的老照片带领大家回顾了65年来顺德政协走过的历程,介绍了顺德政协65年来每一届政协委员人数、领导班子成员的概况,重点讲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顺德政协的变化与作为。
座谈会通过回忆65年来政协走过的“有为之路”,由此引发政协委员们对“什么是有为?”的思考与探讨。
“社会上很多人不理解,他们认为,进入政协就是退居二线,是退休养老前的过渡阶段。”顺德区政协副主席谭振东表示,本届顺德区政协提出“有为政协”,从精神层面上看来,首先是要提振精神,不要把自己定位为退居二线,而是要发挥好本职工作。从具体工作上来看,“有为”就是要求我们改革创新,在行动上体现“有为”。
江佐中在2011年担任顺德区政协副主席,在2012年到2017年间,连续六年参加广东省政协会议每年都成功抢麦发言,提案包括广佛同城规划下,取消两地之间汇款手续费、推进珠江三角洲一体化时,省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各地级市不能各自为政、还电动自行车上路权、呼吁开放二胎、呼吁依法行政取消汽车年票、主导养老服务,政府责无旁贷。因此,江佐中深有感触地说:“有为才能有位。有为就是要具备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懂政协、会协商、商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
顺德区政协主席周文十分认同江佐中对于“有为政协”的看法,并补充说道:“我的体会就是,‘有为’就是要能办事、办好事、办实事。”
做到“有为”了吗?
履职过程中做到“五勤”
顺德政协通过开展调研、视察,提交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召开协商议政会议等形式来履行职责,发挥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
参政议政方面,政协委员通过写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和大会发言,就社会各个方面向政府提出建议和意见。其中,梁仰坚是2020年优秀顺德区政协委员,至今已经写了十多份提案。2018年,他在写有关大良旧城区升级改造的提案时,走访了华盖路、凤岭公园等,了解到旧城区停车难、希望通过文旅项目的改造来激发新活力的呼声。“要坚守初心,时刻保持政协委员应有的信念感、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履职能力,要有智慧地深入到群众中去,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梁仰坚阐释了自己对新时代有为政协委员的理解。
顺德区政协委员苏耀江在履职过程中,时刻关注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社会呼声,就村改、乡村振兴主题写了多份提案。同时成立了大良青年企业家关爱青少年基金会,向四所学校定向捐款助力教育事业的发展。
张克强是连续四届的顺德区政协委员,履职经验丰富。他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政协委员要做到“五勤”:眼勤,要多看区委区政府发布的政策文件;耳勤,要多听来自的社会的呼声;口勤,要多宣讲,做政府和社会的桥梁;手勤,要多写提案;脚勤,要到基层多走走,了解实情。
杨海梅是2017年和2019年优秀顺德区政协委员,她用两个“鲜活”来谈她的履职感受:“一是顺德政协调研的主题很鲜活,关注的都是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二是政协委员的鲜活,大家都积极主动地走基层、听民意、写提案。”
如何更“有为”?
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
有为政协没有句号,有为政协的建设永远在路上。对于下一步,该如何更好地走好有为政协之路?
委员们也纷纷建言献策。区政协专职常委、提案委主任凌云表示,要继续维护好委员们履职的热情,切实发挥好界别委员的特色优势,要继续为政协委员们搭好与党委政府之间的沟通平台,双向发力,共筑“有为政协”发展之路。
对此,江佐中表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时候,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真情协商,务实协商,道实情建良言,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
廖光和则认为,政协委员履职质量越高,说明顺德区政协“有为”的力度越大,水平越高。所以“有为政协”必须在提高委员履职能力上下功夫。
陈村政协联委会主任、陈村镇党委副书记苏健彬也提出两点建议。第一是提素质,挑选委员时,不仅要看委员的代表性、履职能力,还要看委员履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考核和激励机制,来提高委员履职的积极性;第二是善建言,献言献策是政协委员的主要职责之一,但建言的前提是能听,要搭建平台、渠道,让委员能够听到更多元声音,特别是来自老百姓的声音。
相关新闻
“论道顺德”成为顺德协商民主品牌 已举办50期
自2016年起,南方都市报与顺德区政协联合举办“论道顺德”区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每期选题围绕顺德发展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问题为导向,邀请政协委员、各行业专家学者把脉出药方。至今已经举办了50期,成为顺德协商民主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新平台、新品牌。
2018年9月底,顺德区政协主席周文作为广东省县级政协的唯一代表参加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并做了顺德“新时代有为政协”的经验分享,专门提到“论道顺德”品牌。2020年10月,在广东省政协系统“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理论研讨会上,周文也介绍了“论道顺德”的经验做法。
从每期话题策划、座谈会举行到最后新闻报道,南方都市报记者都深度参与其中。曾多次主持该座谈会的南都首席记者路漫漫对于顺德区政协的“有为建设”深有感触:“顺德政协搭建的‘论道顺德’这个平台是没有围墙的,不仅台上台下互动,在疫情之下还实现了远程连线港澳委员,让他们线上建言献策。”
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 路漫漫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
- 下一篇: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