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教育部支持探索开展暑托服务 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广州11区均试点小学生暑期托管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梁艳燕 吴单 叶斯茗 07-10 01:00

  7月5日,孩子们在武汉市秦园路社区托管室上课。当日,2021年武汉市青少年暑假社区托管项目启动,首批114间市级托管室正式对外开放。 新华社发

  7月9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志愿参与学生暑期托管服务,不得强制。对志愿参与的教师应给予适当补助,并将志愿服务表现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保障教师权益,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培训留出时间。

通知强调,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并由家长学生自愿选择参加,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休息。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要积极吸纳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士等参与学校托管服务。

南都民调中心对各地暑期托管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发现部分地区已连续多年开展公益性暑期托管服务,并设计了不少特色课程供学生开拓视野。

  广州:每区开放不少于5所暑托学校

  

  7月9日,广州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于今年暑假期间开展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试点工作。全市11区均有学校试点。同时,重点选取越秀区和番禺区作为暑期托管试点区,更大范围开放暑期托管学校,更深程度探索组织实施、服务模式、服务内容等方面经验。

  《通知》明确,全市11个区均开展小学生暑期托管工作,每个区选取不少于2个学区(片区)、开放不少于5所暑期托管学校,具体学校、托管时间由各区确定。各试点学校根据属地区教育部门安排,面向本学区(片区)内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务,优先满足双职工家庭需求。

  暑期托管坚持自愿和就近原则,由学生家长自主自愿报名、就近参加。服务内容包括基本托管服务和素质拓展服务,不得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上课。学校为学生提供学习和运动场所,开放自习室、图书馆、阅览室、运动场馆等资源,开展体育美育科技等高水平团队训练、实施体艺科技类兴趣课程、社团活动和综合实践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在成本分担、教师取酬方面,可参照省、市校内课后服务政策执行,遵循公益普惠原则。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收相应费用。各区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保障教师权益和必要的暑假休息时间。各区和试点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落实好学生安全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

  北京:各区教委组织小学托管服务

  

  7月2日,北京市教委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各区教委将组织面向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的托管服务。托管服务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确定承办学校,学生以就近的原则参加。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提供学习场所,开放图书馆、阅览室,有组织地开展体育活动等,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

  目前,北京市内各区正陆续接受学生报名,尚未公布具体的承办学校名单、托管人数和托管时间。南都研究员从西城区的公开信息了解到,该区将按就近托管服务原则,在每个街道安排1至2所小学作为暑期托管服务承办学校,为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家庭中确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务。

  上海:选派500教练提供25项体育培训课

  

  南都研究员留意到,在上海等地,由共青团等单位主导的暑期托管班已经开展多年。

  由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教委等单位开办的“爱心暑托班”创办于2014年,并连续多年成为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2021年,上海共开设543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办班点,分设7月5日至7月23日、7月26日至8月13日两期,各办班点原则上按照600元/人/期(3周)的收费标准向学生收费。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相关费用可适当减免。

  在具体的课程内容方面,上海今年开发了党史主题课程作为“开班第一课”;结合疫情防控和健康管理要求,开发了卫生健康专题课程;同时市级层面统一配送了德、智、体、美、劳五大类别的课程,近20家社会组织将为暑托班提供超过2000课时的公益课程;全市还选派了近500名教练员向爱心暑托班提供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击剑等共25个项目的体育培训课程,提供课时量近7500课时。

  

  武汉:全市275个托管室免费开放

  

  武汉的暑期托管项目已有12年的丰富服务经验。据公开数据显示,早在2009年,共青团武汉市委就通过联动政府职能部门、整合全市基层团组织等团属资源,在全市13个行政区及1个功能区建起50个青少年寒暑假社区托管室。

  该托管项目一直延续至今。2021年,武汉全市共开办193个市级暑假社区托管室和82个区级暑假社区托管室,于7月5日正式免费开放。该托管项目在报名时会优先考虑假期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低收入双职工子女群体。

  河南:动员500家单位开展托管服务

  除了共青团,工会也是开设暑期托管服务的主力军之一。河南省总工会从2017年起便在南阳市和中原油田试点开展职工子女暑期爱心托管服务工作,今年更是将其作为重点实施的“五大行动”、突出办好的“十件实事”内容之一,将动员500家基层单位参与开展假期爱心托管服务,帮助两万个职工家庭解决子女假期无人看管难题,并拿出100万元表彰100家省级示范爱心托管班。

  释疑

  暑托班做什么? 是否收取费用?

  除了完成假期作业,学生在暑期托管班还能做些什么?南都研究员留意到,各地均为参与托管班的学生组织了不少公益课程。

  例如在上海,全市将会为学生统一提供超过2000课时的公益课程;桂林开设了包括播音主持与口才、中国舞、卡通漫画、国画、书法、儿童画、创意美术、素描色彩在内的多项课程;苏州则提出重点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法治保护、安全自护、心理呵护等必修课,以及文体活动、兴趣培养、课业辅导等选修课。

  同样,各地官方组织的公益托管班中也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联合多方力量开办公益课程。例如,广西桂林当地政府和大学共同开设了包括播音主持与口才、中国舞、街舞、儿童画创意美术、非洲鼓在内的多项艺术教育课程。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市水务局、上海市体育局则为全市所有托管班提供了环保公益类、体育培训课程。

  梳理上述各地已公布的暑期托管服务通知,不难发现,这些托管服务均主要面向小学生,其中北京、上海、山东泰安和潍坊提出需收取适当费用,其余各地为免费。以驻马店为例,市总工会计划在2021年暑期对400名小学阶段职工子女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爱心托管服务,由托管机构负责孩子午餐、午休及下午加餐,费用由驻马店市总工会承担。

  焦点

  如何保障教师假期休息权益?

  受访业内人士提出,学校、社区开展“公办暑期托管”是政府的惠民之举,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减少校外培训给孩子带来的压力,体现了政府对百姓诉求的回应。但再好的“托管班”都不能成为孩子暑期生活的替代品。

  伴随而来的还有关于教师休息权的争议。有人认为教师平时工作强度大,需要利用假期进行调剂。课后服务范围从“放学后”延伸至假期,可能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将来高考师范专业的招录热度等。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提出,在开设托管服务中要关注教师的合法权益,不要将暑期变成“小学期”。学校在假期开展托管服务的同时,必须努力保障教师的带薪休假权,在实践中探索建立和完善教师轮岗轮休制度。对参加暑期托管服务的教师,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加班工资。

  受访专家提出,学校举办暑期托管服务,不能取代更不能剥夺家庭本应承担的孩子暑期教育之责。暑期是中小学生放松身心、自主学习、社会实践的时间。在假期里,家长应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积极参与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此外,要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各地探索不同模式的暑期托管服务。不仅学校、街道可以开展托管服务,少年宫、科技馆、儿童活动中心等校外公共教育场所,都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日前撰文指出,学校在假期开展托管服务,不能简单地要求所有教师全部参与,应该基于保障教师的休息权,采取外聘教师、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推进托管服务。

  实际上,从目前各地的实践来看,暑托班的场所并未局限在学校,工作人员也主要由社区干部、社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教师和安保组成,在陪伴孩子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的同时,志愿者们也会进行作业辅导。

  3大难点

    服务群体定位是否清晰?

  “7月5日是报名第一天,全校有十几名学生明确了意向。”北京一位小学校长说,附近3所学校的学生集中到一所学校托管。在报名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教师的自愿原则,发现一些家庭确实存在困难,比如双职工、老人身体不好、单亲等原因需要托管。家长孙女士表示,学校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强调家中确实无人看管、社区不具备看护条件才能报名。“感觉这个托管班的定位我们还不是很清楚,如果托管对象主要针对困难家庭,我们就不给老师添麻烦了。但大多数家庭实际上都对假期托管有需求,还是希望这项服务能面对更广泛的人群。”她说。

  

  孩子的暑期需求是否满足?

  “几年前暑托班刚开办时,上海家长们并不积极,觉得课程不够丰富,孩子收获不大。”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团工委副书记朱婷婷说,这几年通过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增加了艺术、科技等趣味课程,现在上海的爱心暑托班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青睐,今年报名开通后几十秒名额就被一抢而空。

  

  物美价廉的服务如何持续?

  目前,各地托管服务均为公益性质,每天收费从免费到几十元不等,补贴主要来自各级政府。

  三亚市吉阳区暑期公益课堂采取“政府采购+志愿服务”的模式,2021年,政府安排了50万元暑期公益课堂预算专项经费,除了课堂费用,还可以给学生购买意外伤害险以及提供100元/日的志愿者补助及志愿者餐费等,平均每个孩子投入不到200元。一位基层教育管理者说,活动在校园内场地不用额外付费,主要是支付水电费、保险费用、志愿者的管理费用等。公办托管服务事实上并不需要花费很多财政资金,能否办好关键在于组织者的精心设计、安排和责任心。

  民调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李伟锋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吴单 叶斯茗 实习生 邹燕平 周怀阳综合新华社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大众日报、各地教育部门官网

部分资料参考新民网、武汉市共青团、工人日报、多知网、安阳日报